一個五十公分深左右的坑,把丫字形的小樹丫字朝上的栽進去,填上土埋起來,把竹子抬起來放上去就可以了。忙完這些,小七又帶上劉武,拿著兩把柴刀去砍棕樹的棕葉,這個棕葉是穿臘肉來曬和熏的好材料,砍掉兩片棕葉,回家把它撕成許多條,留著明天用。棕葉有很強的韌性,隻是一片棕葉中的一小根棕葉,就算是小七和劉武兩個人,一人抓一頭,用力的拉扯,也拉扯不斷,所以才禁得住長久的掛肉,也禁得住熏肉時,那麼高溫的煙熏火燎。

第二天一早起來,小七就用兩個籃子,分別把肉和魚裝起來,經過三天的鹽醃,肉和魚上麵都有一層粘粘的液體,得清洗幹淨。小七提著肉和魚去門前的小溪裏清洗,清洗完提回新做的曬衣杆邊,小七叫來劉武,拿過準備好的棕葉,穿過買肉時已經紮好的刀眼,讓劉武捧著肉,小七將棕葉在竹篙上麵打了一個結,肉就曬在曬衣杆上了。

肉和魚隻在曬衣杆上掛了一天,晚上,小七便在牆上打進去幾根木榫,把肉掛上去熏起來,幾天的時間,可能熏得不是很好。但是,肉掛在火爐上方,天天熏都可以。隻是過年那幾天熏味不會很濃,吃起來沒有那麼香,等到初幾便會完全熏好,元宵節時,便是站在外麵泥場邊的曬衣杆那裏,也能聞見家裏炒臘肉時的熏肉味。

本來小七也可以加快煙熏的,一般人家裏見過年近了,臘肉熏不香了,就在山裏砍來濕的鬆樹枝,把鬆樹枝放進臘肉下麵的火爐裏,濕的鬆樹枝一經火烤,會迅速的水分蒸發,濃濃的煙霧會將臘肉很快熏香。濕的鬆樹枝可以一天十二個時辰的熏,兩、三天便可熏好。而且還有一股鬆香味,聞起來特別好聞。但這樣熏出來的臘肉經不得久放,一經三月那綿綿的春雨,下個不停,臘肉很快便會上潮,香氣迅速消失,味道變得不再好聞,還會極易生黴。小七現在采用的是柴火熏法,是一天三頓做飯時,長時間的慢慢熏出來的。由於生火做飯用的都是幹柴,火大煙小,熏起來就需要長時間,熏得臘肉滴油,變成黑紅色,而不是象鬆枝迅速熏製出來的黑色,聞起來香味沒有鬆枝熏出來的那麼香,但炒出來卻香味四溢,是用鬆樹枝急熏出來的臘肉無法比的。而且取兩塊不同熏法的臘肉,放進鍋裏爆炒過後,會發現鬆樹枝急熏出來的臘肉,肉色偏白,而柴火熏出來的臘肉偏紅,吃在口裏,一經比較,口感那真是差上一大截。小七前世在廣東打工時,過年時,各大商場裏賣的臘肉,基本都是急熏出來的,有的用鬆枝,有的用樟樹枝,還有用扁殼熏出來的。小七這是自己吃,就隻求好吃了。

第 56 章

日子不知不覺過到了臘月二十九,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小七帶了三個孩子去集市采辦年貨,小七本想買些煙花,找遍集市也沒看到,隻買了兩個大紅燈籠,準備掛在門前做長明燈。又買了香燭紙錢,用作明天祭墳。這才依次采辦起來,隻留了陳實在城口那裏守住牛車。小七買了一條鯽魚,又買了芹菜、木耳,幹的香菇,買了蓮藕。桂皮、八角、五香這些調味料也買了一些。最後,小七買了十多斤的蘋果和橘子,花生、瓜子也稱上了好幾斤,這才把東西拿去城門口的牛車上。這次,小七讓劉武和小小守住牛車,帶了陳守走進城裏。

小七之所以不帶劉武和小小,是不想他們看見翠紅樓裏的那種送往迎來的生活。他們都還小,目前還不宜接觸那些物事,對發育造成影響。小七帶上陳實,不僅是因為秋紅是陳實的娘,還因為陳實從小就在摧紅樓長大的,許多的物事都見過了。小七帶陳實去翠紅樓是想接秋紅去自己家過年的。誰知見了秋紅,秋紅說恐怕去不了,華嬤嬤上不會放人的。小七略一細想,便明白秋紅說的的確是事實。其實,明天大過年的,翠紅樓哪還有什麼客人,再不正經的嫖、客,也要回家陪老婆、孩子、家人過年的,隻有極少數還陷在外麵回不了家的商客,才會來翠紅樓找樂子。但,像那樣的情況都幾乎沒有,都應了那句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