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段(3 / 3)

①音與音之間互相斷開。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九日補

親愛的聰:上星期六(七月二十四日)爸爸說三天之內應該有聰的信,果然,他的預感一點兒也不錯,二十六日收到你在車中寫的,莫斯科發的,由張寧和轉寄的信,我們多高興!你的信,字跡雖是草率,可是寫得太好了,我們大為欣賞,一個人孤獨了,思想集中,所發的感想都是真情實意。你所賞識的李太白、白居易、蘇東坡、辛稼軒等各大詩人也是我們所喜歡,一切都有同感,亦是一樂也。等到你有什麼苦悶、寂寞的時候,多多接觸我們祖國的偉大詩人,可以為你遣興解憂,給你溫暖。……阿敏的琴也脫膠了,正在修理。這一星期來,他又恢複正常,他也有自知之明,並不固執了,因為我們同他講欣賞與學習是兩件事。他是平均發展的,把中學放棄了,未免可惜,我們讚成他提琴不要放棄,中學也不要放棄,陳又新的看法亦然如此。現在他似乎想通了,不鬧情緒了,每天拉琴四小時,餘下時間看克利斯朵夫,還有聽音樂,偶爾出去看看電影。這次波蘭電影周,《Chopin[蕭邦]的青年時代》他陪我去看了,有些不過癮,編劇有問題,光線太陰暗,還不是理想的。修理的房子,還沒有幹透,爸爸還在三樓工作,他對工作的有規律,你是深知的。服爾德的作品譯了三分之二,每天總得十小時以上,預計九月可出版。近來工作緊張了,晚上不容易睡好,我叫他少做些,他總是非把每天規定的做完不可,性格如此,也沒辦法。一空下來,他還要為你千思百慮的操心,替你想這樣想那樣,因為他是出過國的,要把過去的經驗盡量告訴你,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周折。他又是樣樣想得周到,有許多寶貴的意見,他得告訴你,指導你,提醒你,孩子,千萬別把爸爸的話當耳邊風,一定要牢牢記住,而且要經過一番思索,我們的信可以收起來,一個人孤寂的時候,可以不時翻翻。我們做父母的人,為了兒女,不怕艱難,不辭勞苦,隻要為你們好,能夠有助於你們的,我們總盡量的給。希望你也能多告訴我們,你的憂,你的樂,就是我們的,讓我們永遠聯結在一起。我們雖然年紀會老,可是不甘落後,永遠也想追隨在你們後麵。

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一日午前

你的生活我想像得出,好比一九二九年我在瑞士。但你更幸運,有良師益友為伴,有你的音樂做你崇拜的對象。我二十一歲在瑞士正患著青春期的、浪漫底克的憂鬱病;悲觀,厭世,傍惶,煩悶,無聊;我在《貝多芬傳》譯序中說的就是指那個時期。孩於,你比我成熟多了,所有青春期的苦悶,都提前幾年,早在國內度過;所以你現在更能夠定下心神,發憤為學;不至於像我當年磋跎歲月,到如今後悔無及。

你的彈琴成績,叫我們非常高興。對自己父母,不用怕“自吹自捧”的嫌疑,隻要同時分析一下弱點,把別人沒說出而自己感覺到的短處也一齊告訴我們。把人家的讚美報告我們,是你對我們最大的安慰;但同時必須深深的檢討自己的缺陷。這樣,你寫的信就不會顯得過火;而且這種自我批判的功夫也好比一麵鏡子,對你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