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段(2 / 3)

一九五四年八月十六日晚

你素來有兩個習慣:一是到別人家裏,進了屋子,脫了大衣,卻留著絲圍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裏,或是褲袋裏。這兩件都不合西洋的禮貌。圍巾必須和大衣一同脫在衣帽間,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手插在上衣袋裏比插在褲袋裏更無禮貌,切忌切忌!何況還要使衣服走樣,你所來往的圈子特別是有教育的圈子,一舉一動務須特別留意。對客氣的人,或是師長,或是老年人,說話時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這種規矩成了習慣,一輩子都有好處。

在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放在桌麵上,不能放在桌下,擱在自己腿上或膝蓋上。你隻要留心別的有教養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盤下,叮叮當當的!

出台行禮或謝幕,麵部表情要溫和,切勿像過去那樣太嚴肅。這與群眾情緒大有關係,應及時注意。隻要不急,心裏放平靜些,表情自然會和緩。

總而言之,你要學習的不僅僅在音樂,還要在舉動、態度、禮貌各方麵吸收別人的長處。這些,我在留學的時代是極注意的;否則,我對你們也不會從小就管這管那,在各種manners[禮節,儀態]方麵跟你們煩了。但望你不要嫌我繁瑣,而要想到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滿、更受人歡喜!

一九五四年八月三十一日

我譯的服爾德到昨夜終算完成,寄到北京去。從初譯以後,至寄出為止,已改過六道,仍嫌不夠古雅,十八世紀風格傳達不出。……我今夏身心極感疲勞,腰痠得很,從椅上站起來,一下子傴著背,挺不直。比往年差多了。精神也不及從前那麼不知疲倦。除了十小時半以外的經常工作,再要看書,不但時間不夠,頭腦也吃不消了。

一九五四年九月四日

聰,親愛的孩子!多高興,收到你波蘭第四信和許多照片,郵程隻有九日,比以前更快了一天。看照片,你並不胖,是否太用功,睡眠不足?還是室內拍的照,光暗對比之下顯得瘦?又是誰替你拍的?在什麼地方拍的,怎麼室內有兩架琴?又有些背後有競賽會的廣告,是怎麼回事呢?通常總該在照片反麵寫印日期、地方,以便他日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