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四麵八方皆有助我之人。你難道不想生在這樣的承平盛世?"
魏晴嵐一臉不屑一顧,大步走到辛夷樹下,將雙手往前一伸:"若是盛世,怎會生妖怪。你贏了!捆起來吧。"和尚隻是微笑,祭起念珠,把他重新捆好。
竹林間正好一場嵐霧刮過,常洪嘉繞過一地竹葉、四五株斷竹,慢慢朝辛夷樹下走去。
自入幻境起,許多事情都露出冰山一角,看那人此時張狂,想他來年落寞,見他如何裝作混不在意,來年又如何行善助人,不由暗自替他感傷。等到常洪嘉走近了,霧氣中才漸漸露出那兩人一怒一笑的身影。
他那位穀主一身墨綠錦衣,眉目極年輕,鬱鬱生氣遮也遮不住,仿佛剛從青青碧碧的草木間幻化成人,和尚倒是一身洗得發白的僧袍,袍上斑斑露水,目光柔和,身形沈穩。
兩人站在一塊,恰如一副出塵的畫卷,無關情天恨海,更像是騎鹿走到雪頂,發現能盡覽山川;在東海之濱對弈,看棋友落下妙子;身處茶廬,爐上水正沸、煙正起、茶香正溢;又如孤舟畫舫輕擦而過,萍水相逢之人遙遙舉杯。
那妖怪聽見腳步聲,朝常洪嘉的方向看了一眼,很快又去盯那和尚,眼睛咕嚕嚕轉了幾圈,突然笑了:"和尚,我來考你一題。若是你答不上來,是不是也該向我認輸?"
和尚淡笑道:"正當如此。"
常洪嘉走到離他們幾步遠的地方才停下,卻不知道自己該站在何處,隻是木愣愣地聽著兩人問答。魏晴嵐問得洋洋得意,仿佛已勝券在握:"你既然總說佛法無邊,有大法力、大智慧,是否能舉出一樁比佛法更大的事來?"
常洪嘉在一旁聽得抿嘴一笑。若是這和尚答不上來,自然是輸了,若是他答了上來,之前說的那些"佛法無邊"也不免成了笑談。
第八章
魏晴嵐似乎也覺得自己問得極妙,臉上神采飛揚。那和尚聽了,仍是笑:"你學會問,已經了不得了。"
那妖怪自覺受了嘲弄,憤然道:"究竟有沒有?"
"自然有,"和尚答得斷然:"眾生的業力。"
他見魏晴嵐愣在那裏,緩緩道:"一行一言,心中一念,這都是業。淫欲、殺生、偷盜,此乃身三惡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此乃口四惡業;貪、嗔、癡,則為意三惡業。眾生的身業、口業、意業左右諸人輪回命數、所得因果。這因果業力,遠大於佛法。"
和尚見魏晴嵐還是不解,輕聲道:"我曾提起過地藏王菩薩。"
魏晴嵐點了點頭:"我記得,那人滿口大話,說不把地獄裏的惡鬼渡空,就不成佛。"
和尚不以為忤,淡笑說:"你也覺得此事艱難,不是嗎?地藏王菩薩雖佛法無邊,但和惡鬼所犯的身業、口業、意業之力相比,猶有不足。"
那妖怪這才應了一聲,原本是想著考倒這和尚,不由自主便又聽他說起佛來,半天才重拾鬥誌,揚眉道:"那你說說,還有比業力更大的東西嗎?"
"有啊,"和尚眼裏笑意未減:"眾生的願力。"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以我輩聽聞地藏菩薩立下大願,隻覺欽佩,不覺荒誕。"
和尚說到這裏,看魏晴嵐已經扭過頭去,不肯再聽,似是無奈,笑著搖了搖頭,目光間黑白分明,卻極溫和。
常洪嘉等和尚從身旁走過,才低聲問:"大師可聽過閉口禪?
他訕訕笑著說:"適才聽聞大師說起身、口、意三業,忽然想起此事……"
恰逢一陣清風吹過,把落葉卷起,那和尚靜靜看著滿地竹葉或落進清澈水窪,或隱進草叢,溫聲道:"是佛家一種修行法門,施主從何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