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步,其實我們還有的選擇不多了。”

軒轅輕輕重複道:“我們......朕喜歡這兩個字,勉之說的沒錯,咱們派去的莫奎不管是真死假死,起碼已經證明燕王已經忍不住了”

顧秉皺眉:“此次的事情,最好的結果,便是能讓燕王不戰自退,當然,臣以為可能性已經不大了。其次便是能把戰局控製在河北道一帶,這樣以朝廷之大,戰事估計能盡快結束。”顧秉頓了頓,“最差的一種結果,就是燕王有勾結的黨羽,或在其他州縣,或在朝廷,或在軍中與之呼應,那麼......”顧秉說不下去了。

軒轅桀驁一笑:“全軍覆沒,朕免不了要去向列祖列宗請罪了。”

顧秉四肢發涼,渾身顫唞,光是想到那番場景,就讓他恨不得死過去。

長久的死寂過後,軒轅突然擁住他,雖隔著衣物,顧秉也可以感到來自於另一個人身上的熱度。“勉之,朕有的時候在想,若是當年朕沒有把你要來東宮,你是不是就不會像今日這般鬱鬱寡歡,會不會一切都會不同。”

顧秉想要辯解,軒轅卻按住他的手,問:“你剛剛說遍了所有人,獨獨漏了你自己,十多年前在東宮的時候,朕就曾和你長談過這個問題,還記得麼?”

顧秉輕輕道:“怎麼不記得,陛下說臣狼顧之相,就差說臣狼子野心了。”

即使在黑暗中,軒轅也能猜到另一個人的表情,應當是一貫的平和澹靜,輕輕淺淺的一抹笑,猶如終南山間的潺潺泉水,又如常掛在腰間早已磨得圓潤的祥雲佩,又或者是是上元夜洛河上那一對蓮花燈。

也許那些都不像,顧秉其人,不過是子夜中書省徹夜不息的一盞孤燈。

可那就夠了。

“臣其實隻是一個庸人俗人,不過運氣好了些,遇到了陛下。”

軒轅聽見自己的聲音:“世人均道勉之是朕的第一寵臣,他們說的沒錯。不過再受寵信的臣子,都有被猜忌提防的一天,朕捫心自問,絕不是良善之輩,結發之妻,兄弟手足,甚至是親生兒子,若有必要,朕沒有不敢剪除的。但勉之你記著,隻要朕在世一天,外戚權臣,藩王後妃,任何人想對你顧秉不利,都是白日做夢!”

作者有話要說:在第四十八章的時候,這倆倒黴孩子終於抱上了....

但...似乎...離終成正果還有段距離?閃...

第二十章:好盡忠誠報紫宸

今日軒轅叫了大起,群臣均早早便到了翔鳳閣外等候。恰是四月,然桃紅柳綠,鶯飛燕舞都被隔絕在九尺宮牆之外,唯有暖風習習提醒人們錯過了多麼好的一片春光。

螭頭欄杆兩側,禦史大夫趙子熙和諫議大夫蘇景明依然相對站著,卻均是神色冷峻,沒有半分交流。吳庸搗了搗站他身邊的孟堯:“唉,孟兄,我聽說趙大人和蘇大人少年時明明是結識的,而且都是史閣老那邊的,怎麼今兒看起來勢同水火似的?不該啊。”

孟堯想來早已習慣了吳庸的聒噪:“這個我不知曉,但我更關心,為什麼趙大人衝著顧大人去了。”

顧秉不無驚訝地看著趙子熙,暗暗提防起來:“趙大人。”

無論是資曆還是官階,趙子熙都比顧秉高上一些,而且又是皇親士族子弟,這樣的人,不說和顧秉結交了,恐怕連攀談都是不屑與之。如果說蘇景明是富貴清雅的白牡丹,那麼趙子熙恐怕就是高不可攀的淩霄花,舉手投足都讓人覺得自慚形穢,如履薄冰。

趙子熙打量著眼前這個平平庸庸卻青雲直上的寒門子弟,又想起今日的目的,心情不可謂不複雜:“顧大人。”他做了個請的手勢,站到闌幹盡頭,避開朝臣和宦官的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