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趙敏尖叫了起來,慌亂地喊道:“不!你不能……不能那樣做!”喊著喊著已淚如雨下,伏在地上哭道:“別殺他們,求你……”
“太晚了,已經太晚了。”衛璧搖頭說道:“你想要算計我,卻從一開始就掉進了他的算計裏……趙敏,人有時候是不能任性的,若不是你把高手都調來找我,隻留一個苦頭陀,我未必能找到這樣好的機會……”
衛璧轉過身,踏草而去,淡淡說道:“我本該殺了你,但現如今已全無必要……”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最初的時候,我甚至想過要讓你也成為我其中一個女人,但後來我遇上了他,這一切就已全無必要。
收官
大元朝廷兵馬大元帥汝陽王察罕帖木兒死於兩軍交戰之時,為其貼身護衛所殺,後查實該護衛為明教光明右使者範遙,潛伏汝陽王府中已有十餘年。同日,汝陽王察罕帖木兒之子,副帥擴廓帖木兒在領百人隊搜尋其妹紹敏郡主下落時為刺客所殺,刺客人數不明,身份不明,百人隊全軍覆滅。後雖有野史傳聞擊殺王保保之人乃是後來的武當掌教,太祖摯友宋青書,但真相已不可考。
因主帥副帥臨陣身亡,大元軍隊大敗潰散,明教義軍趁勝追擊,史書記載那決勝的一仗之後最精銳的一支元軍得逃性命者尚不及十分之一,大元再無反擊之力。
至此元明兩軍勝負已定,明軍一路殺至元大都城下,途中各城鎮長官望風披靡,紛紛開城投敵。大元皇帝及重臣們裹挾金銀細軟並殘兵退出長城外,漢人被蒙古人統治的時代終於過去了。
於是在某個黃道吉日,明教教主衛璧承天受命開國登基,拜天祭祖,立國號為明,史稱太祖。
-------------------------------------------------------------------------------
便在整個中原改天換地之時,東海之濱,某海港鎮上。
“無忌,你當真這般決定了麼?”
“無忌,你再多想想……”
“無忌……”○○
張無忌抬手抱拳,正色說道:“各位師伯師叔,無忌已然下定了決心,也請不要再勸了。不能再在太師父跟前盡孝,無忌甚感歉疚。然而我義父畢竟結仇太多,如若再托庇於武當,無忌才真的於心有愧……”說著他灑然一笑,頗為輕鬆地說道:“說實在的,能夠和義父一起回到無忌成長的地方,才是我最好的歸宿吧。”
武當諸俠盡皆沉默不語,心下都是唏噓不已。一眨眼就十餘年過去了,也許對張無忌來說,倒還真不如從未回歸中土,也從未經曆種種生離死別,愛恨情仇。
這時張無忌微微笑著看向默立一旁同來送行的青書說道:“我有些話想單獨對青書師兄說,還請師伯師叔們見諒。”
武當諸俠紛紛頷首,又去將那艘即將出海的船加固了幾次,恨不能再搬幾倍物資用品塞到船上去;又與謝遜東拉西扯些家長裏短,仿佛從前的那些血雨腥風江湖恩怨都不過是大夢一場。
“無忌師弟還有何事盡可說來,毋需顧忌。”青書依舊是這般溫和淺笑,話語令人如沐春風。
張無忌微微歎了口氣說道:“青書師兄,芷若她……如若你尚且對她有意,隻盼今後能多多照料,抑或是……永結同心,也未嚐不是一件美事。”
青書眨了眨眼,笑道:“無忌呀,你這憐香惜玉的性子還真是……殷姑娘的事你不在意,她幾次想殺你們父子的事也算了嗎?”
張無忌苦笑道:“表妹之事,我一輩子也不會釋懷,所以我與芷若也再無可能。她深恨我,我也知道……我與她,隻怕是有緣無分,而且還是孽緣……但我終究是負了她,如若師兄你……”
“你不必說了,”青書打斷他的話,淡淡說道:“我不會答應你,因為我愛的人並不是周姑娘。”
“什麼?”張無忌錯愕萬分,“你……”
青書轉身負手說道:“其人各有緣法,周姑娘未必就需要人來照顧了,這你大可安心。張無忌,很多事,背不起的時候就不要輕易去接,這樣於人於己都會更好。”
張無忌皺眉良久,終於舒了口氣說道:“師兄說的是,很多時候我看不清楚,也不懂拒絕,令別人苦惱,也讓自己辛苦,確實太沒必要。”
青書微微一笑,轉過身來拍拍張無忌的肩膀說道:“想通了就好。走吧,祝你一路順風……”正說著,忽然湊近張無忌耳邊:“倒不妨告訴你,我愛的那個人是衛璧。”
張無忌目瞪口呆。青書哈哈一笑,轉身灑脫而去。
獵獵風起,揚帆遠航。張無忌帶著父母以及表妹殷離的骨灰,與謝遜同歸冰火島,此生……或難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