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做過切換動作,其他人的表演是否脫節也就無所謂。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助理突然驚訝的看了一眼雲修。

難道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所以那個飾演主角的雲修,在知道小演員有可能無法及時反應的情況下,才會加那樣的台詞,出現劇本裏麵沒有劇情……

這樣的舉動的確隻是細節末梢。

但是對方卻在轉瞬之間,將所有有可能的情況考慮到了——鏡頭,燈光,劇情,以及其他演員的狀況!那不光是在用腦子表演,更是用心在表演!

如果說,導演是一部電影的掌舵者,操控所有。

那麼眼前的這個演員,不但對鏡頭有著高超的掌控力,還非常清楚的領悟到了導演的意圖和心態,於是才敢這樣篤定——即使增加了那句台詞,小演員不知所措,導演也不會喊“cut”。

*** *** ***

與此同時,這邊的杜雲修仍然扮演著他的角色。

臉上完全看不出剛剛那個轉變對他的影響,仿佛還是劇中那個瘦削且低調的殷觀棋。他的話不多,中年男子描述完症狀之後,隻是穩重的點點頭。跟少年時候張揚馬虎,喜歡指手畫腳的做派大相徑庭。

因為真正內行的,是穩當當的一桶水。

修煉不到家,又喜歡隨口發表意見的,才是晃蕩蕩的半桶水。

杜雲修讓對方掀起褲腿,仰臥式躺到旁邊的平床上。

看了眼針灸包,裏麵放著常用的九針:鑱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和大針,然後取出一寸半的毫針。

杜雲修端著針柄,眯眼冥思了一下,然後運指力於針尖,中指端緊靠穴位,指腹抵住針體中部,將毫針刺入主穴中脘、章門、脾俞,以及配穴:三陰交、梁丘……一連飛快的紮了十幾針,沒有絲毫的滯針和彎針的現象!

杜雲修指實腕虛,氣隨人意,取穴更是以“大、小、緩、急、奇、偶、複”為原則。

如果內行人來看的話,絕對會驚訝他持針的手法,“手如握虎,伏如橫弓”,極端的標準而自然。

在場的工作人員一時之間都看呆了!

甚至有那麼一刹那都在懷疑這個演員其實就是中醫吧!不然怎麼可能又快又流暢,氣至即達,簡直是出神入化!

影片裏,按照中年男人的描述,對方是腸胃有問題,也就是現在的胃潰瘍。

杜雲修雖然表麵上看起來紮了很多針,實際上卻不會對演對手戲的演員產生任何不良的影響。他要製造的隻是一大排閃著銀光的毫針,插在對方身上的效果——一種殷觀棋術業有專攻,已經今非昔比的效果!

除了台詞外,有什麼比實際行動更有說服力的呢?

不過這還沒結束!

針灸分為,針刺和灸法。

杜雲修又拿出以艾葉為絨的艾條,點燃後,懸於穴位上一寸到一寸半之間,這樣的距離是正好可以防止燙傷。

所有的動作一氣嗬成,猶如行雲流水之雅。

即使有些劇組工作人員不知道這部戲的全部內容,不知道杜雲修現在飾演的這個角色醫術小有所成,也清楚的明白這個角色肯定醫術不凡!心中更暗暗驚歎,原來這就是中醫,這就是針灸,這就是國粹——古老而神秘的魅力任何時候都可以讓人歎為觀止!

這場戲下來。

杜雲修表現得低調寡言,台詞並不多。但何導已經明白,這個演員已經順利進入殷觀棋青年時的心理狀態,非常分明的的將少年時和現在的形象區分開了。

因為雲修的眼神從頭到尾是沉的,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