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戶人家終於安頓下來,有了住的地方。
鋪蓋暫時沒辦法解決,隻能是他們自己帶的那破鋪蓋卷,暫時湊活湊活。
好在這天氣還不算寒冷。
韓家大嬸子早就招呼幾個婆娘幫忙。
煮了幾大鍋的粥。
這一次煮的是小米粥,而且裏麵還加上了山藥。
重要的是這粥稠。
一百多號人,家家戶戶一人端了一個碗在那裏蹲著吃飯。
這場麵也算是浩浩蕩蕩。
肚子裏一填飽。
不少人都激動的流眼淚啊。
這多少日子沒能吃上一頓熱乎飯,更不用說這可是小米粥啊。
這可是精糧食,對於他們來說樹皮野菜都快被吃光了。
更不要說這小米這東西,怎麼可能見得著。
就算是粥棚的粥也沒這個稠。
他們心裏明白遇到了好人家。
主家是個善心人。
吃完飯個個都來了精神,立時搶著幹活,整個村子裏立刻熱火朝天起來。
生怕被主人家看到他們不勤快,不要人了。
王小青現在成了孤家寡人。
王老太和劉秀娥帶著幾個妹妹都去了洪都城裏的宅子。
畢竟不光要收拾宅子,還有鋪子呢。
王小青決定開一家醫院的決心怎麼可能改變。
問題是設備她有。
可是改造醫院的資金沒有。
還是需要銀子啊。
王小青頭疼。
晚飯她在韓大誌家裏吃的。
她手藝著實不行。
要不想餓肚子,還是老實一點。
老太太不在,她總不能吃方便麵吧。
韓大誌家裏特意做了一頓好吃的。
王小青回來就沒挪窩。
在算賬。
今日銀子回來,可是要開工錢。
大家夥今天都心癢癢的,幹活兒都幹不到心上。
不都是惦記著這點銀子啊。
主要是一路逃荒走來。
第一次自己有了家財。
這可不一樣啊。
王小青拿著自己的記賬本兒出來,每一個人到底每天幹了多少,她都有個小本子專門記著。
要不然這算工錢怎麼算呀。
飯她吃了兩口,就開始幹這個活兒。
畢竟那外麵滿院子的人眼巴巴的都在等著她開工錢。
屋子裏炕上還擺著銀子。
韓大誌專門為了開錢,專門還兌換了不少銅錢和碎銀子回來。
雖然沒有人敢催,一個個大氣不敢出的在旁邊兒瞅著。
問題是那眼巴巴的期盼眼神,讓人實在沒辦法好好的吃飯。
也難怪大家心裏都著急。
不著急不行啊。
這一路逃荒來了,大家算是一窮二白。
終於能有點兒自己的家財,誰家不想好好的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
這大集體的生活不是誰都願意過的,畢竟這裏可不是現代社會,就算是現代社會誰家還不願意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是個人都願意過自己的日子。
尤其是王小青說了想要規劃大家在山腳下蓋一個新的村子出來。
這蓋房子誰家不願意把自己家房子蓋的氣氣派派,一家人在屋子裏吃飽穿暖。
在哪個時代置辦家業那都是大事。
誰家都一門心思鉚足了勁兒的幹活兒,就是想要趕在蓋房子之前自家手裏攢夠足夠的銀子,誰不願意住青磚大瓦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