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程度之後,就浮躁地想進入世界五百強,而采用的方法就是投機取巧式的收購兼並,至於企業成功背後的本質原因我們是沒有興趣了解的。
在這個基礎之上,我想通過廣東企業收購皮爾?卡丹這樣一個由頭,談一下品牌是怎麼煉成的。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跨國企業,要真正做成世界名牌,就要把行業本質的精神通過廣告打出來。
我們主要討論兩個品牌,一個是普拉達(Prada),另一個是安娜蘇(Anna Sui)。我想清楚地告訴收購皮爾?卡丹的廣東企業家,你這2億歐元也別浪費了,還不如去炒樓炒股,千萬別買品牌,因為買品牌是不會成功的。我想請問各位讀者,普拉達和安娜蘇的行業本質精神是什麼?為什麼它們能夠成為名牌,為什麼掛著普拉達或者安娜蘇幾個字就能賣個好價錢?我相信就算是服裝行業的人士也不一定答得出來。這可以通過我最新的研究成果——品牌定位三角形來加以解釋,如圖10-1所示。
圖10-1品牌定位三角形
圖中縱軸代表年齡,越往上,年紀越大;而橫軸是女性化程度,越往右,女性化程度越高。各位讀者請注意,所有的世界品牌一定都是定位在這個三角形之內。可以這麼說,如果脫離這個三角形,你就不可能成為世界名牌,這就是世界品牌的三角形。以香奈兒為例,這個品牌定位於非常女性化而且年紀偏大的高貴女性,而它經常用的代言人包括肯尼迪總統那位氣質非常高雅的夫人。所以年輕女性不要用香奈兒,20歲的女孩拿個香奈兒皮包,別人會哄堂大笑。年輕而比較女性化的女孩應該用聖羅蘭,而女性化稍弱的年輕女孩應該用古奇等。為什麼路易威登的手提包總是一成不變的土黃色?因為它的定位就是女性化弱、年紀稍大而且比較傳統保守的女性。
三、普拉達精神:要麼就接受,要麼就永遠地離開吧
普拉達怎麼定位?它的定位是年紀稍大而且比較男性化的女人,這是什麼意思?我們看看普拉達是怎麼做的廣告。他們在2006年拍了一部電影叫做《穿普拉達的女魔頭》(The Devil Wears Prada),把普拉達的行業本質講得非常淸楚。這部電影的主角就是時尚雜誌《RUNWAY》的總編米蘭達,在公眾眼中,米蘭達是個非常男件化的“女魔頭”,享受著無數的掌聲和鮮花。她的外表拒男人於千裏之外,因為她是“普拉達女人”,而在她手下工作的很多都是男人,這個“普拉達女人”在職場上呼風喚雨,她根本不需要男人……
普拉達在2006年和LG共同出品了一款普拉達手機,是一款絕對男性化的手機,有點像黑色的商務小電腦,難看得不得了,因為太男性化了。米蘭達穿著男性化的黑色服裝,拿著難看的普拉達手機,她是個極其堅強的女人,她可以呼風喚雨。她就是一個獨斷專行、徹頭徹尾的暴君……這就是普拉達的行業本質精神——“普拉達女人”,新時代最有征服勢力的女性。
這個女魔頭有一位可愛的小秘書,一個一點都不像普拉達女人的小秘書。有一天晚上12點鍾,小秘書突然接到女魔頭的電話,要她趕去她家。小秘書趕到米蘭達家就看到一個令人沮喪的情景,女魔頭顯得特別的憔悴、無助,因為她心愛的男人要跟她離婚。你簡直無法相信這是同一個女人,白天的時候那麼靚麗、那麼豎強的女魔頭,可是到了晚上,當她的男人要離開她的時候,她崩潰了,女魔頭說,“再堅強的女人,都需要男人的嗬護”,她內心深處也想靠著一個男人的肩膀。
可是這個內心深處的秘密不是普拉達的精神,把女人心裏的這個秘密挖掘出來的是另外一個品牌——安娜蘇。普拉達則完全不同,普拉達隻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表現出軟弱和小女人的一麵,可是到第二天早上起來開新聞發布會的時候,一個不需要男人的女魔頭出現了,因為普拉達女人是不需要男人的。這個小秘書遠遠地望著她的老板,昨天晚上麵容非常僬悴的女魔頭,到第二天早上就變成了另外一個女人,小秘書完全不能忍受這個轉變……最後,小秘書把她手中的普拉達手機扔進水池裏,因為她不想幹了,她受不了普拉達精神。米蘭達最後說了一句話:“……要麼就接受,要麼就永遠地離開吧。”這就是普拉達的品牌精神,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這就是普拉達經過上百年所孕育出來的行業本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