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奢侈品回暖背後的產業升級之辯
本章亮點:2009年第一季度,廣州友誼商店和麗柏廣場的一線奢侈品牌銷售額竟然逆市增長20%。其中,價值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名牌手表增長率超過90%。但是,奇怪的是,中低價的奢侈品銷售額暴跌了30%~40%。我判斷大量傳統勞動力密集產業的製造業資金進入了高端奢侈品市場。
一個在金融海嘯中受創最深的省份,它的奢侈品銷售狂漲,高端手表甚至上漲90%,而二、三線品牌卻狂跌,請問這是為什麼?
這就是我非常擔心的問題,我們製造業的資金已經從實體經濟流出來,進入虛擬經濟。
泰迪熊的毛利率為什麼低?難道就因為它是傳統勞動力密集產業嗎?
如果真走到產業轉型這一步的話,玩具行業的命運將在高科技和資本密集行業重演。││思││兔││在││線││閱││讀││
一、逆市上漲的中國奢侈品市場
中國經濟到底回暖了沒有?本書第三章中講過,中國的股市、樓市和車市都出現了回暖,尤其是汽車市場,簡直不得了。以2009年上半年為例,美國汽車銷售量暴跌35%,而中國汽車銷售量上漲15%,這個數字實在令人激動。仍然以2009年上半年為例,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的樓市回暖,而美國新房的開工率仍在下跌。你看全世界都是這樣的局麵,什麼都在跌,隻有我們情況非常好。
為了研究這個現象,我將以一個非常有趣的亮點——奢侈品為切入點。首先看一下國際大品牌,路易威登、古奇、迪奧和聖羅蘭。我們以2009年第一季度為例,路易威登的營業額是40億歐元,同比下降7%;古奇營業額下降5%左右;迪奧銷售量下跌8%;最後,聖羅蘭銷售下跌10.2%。世界四大品牌全部都是狂跌。路易威登經營的產品種類很多,包括皮包、皮鞋、酒、化妝品、手表和珠寶。其中,珠寶銷售額下跌41%,葡萄酒與烈酒下跌22%,香水和化妝品下跌11%。
2008年全球奢侈品市場下跌14%,它們從來沒有這麼跌過,這可能是曆史上第一次。那麼中國的情況呢?北京的燕莎百貨商場2009年第一季度銷售量增長不足15%,比去年同期下跌了一半。上海南京西路上四大商場(久光、恒隆、梅龍鎮、中信泰富)的客流量減少40%以上,其中,梅龍鎮下跌15%,久光百貨增長7%,低於原先40%的預期,恒隆也下跌了21%。
既然同際市場上四大品牌奢侈品狂跌,那麼中國的奢侈品市場還有什麼前途?我找到一些數據和各位讀者分享。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我們全中國受創最深的省份是廣東。尤其是東莞,你如果去東莞就會發現,雖然倒閉的工廠不多,但是停工的工廠很多,其他像佛山、順德等市情況稍好些。按理說,上海和北京市場都這樣狂跌,那麼在受創最深的廣東市場,奢侈品的銷售量也應該狂跌才對。
2009年1月份,中國奢侈品的消費額高達30億美元。以受創最嚴重的廣東省為例,2009年第一季度,廣州友誼商店和麗柏廣場的奢侈品牌銷售額竟然逆市增長20%。全世界都在狂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