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段(1 / 1)

邪念而一心弘揚正道了。

曆朝末期愚蠢昏聵的帝王,不分賢愚忠奸是非黑白,遠君子,寵小人,小人當道,相互勾結,阿諛奉迎,舉止放蕩,就像糧倉中的老鼠。

仔細考察其昏昧或者賢明,正是這些惡習或善行積累所致,所以聖賢也總是諄諄教誨,對此處心積慮。

舜告誡禹說‘鄰哉鄰哉’,意◇

劉整、鄭像比起先前這些剛烈誌士,並不遜色。

我決定追封劉整、鄭像為關中侯,免去他們士兵身份,他們的兒子繼承其爵位。

他們的葬禮也按軍隊陣亡將領的規格去辦。”二十二日,中書令李豐與皇後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等人私下謀劃撤換朝臣,讓太常夏侯玄當大將軍。

事情暴露後,所有與此事有牽連的人都被誅殺。

二十三日,大赦。

三月,廢掉了張皇後。

四月,冊封王氏為皇後,大赦天下。

五月,封皇後的父親奉車都尉王夔為廣明鄉侯和光祿大夫,賜位特進,位居三公之下。

其妻田氏為宣陽鄉君。

九月,大將軍司馬師謀劃廢少帝曹芳而另立新帝,他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皇太後。

十六日,皇太後下詔說:“皇帝曹芳年齡已經不小,不理國事,卻一味寵愛身邊小人,沉溺於女色,整天和倡優泡在一起,縱容她們種種不合禮儀的言行。

還曾召來六宮家人在內房留住,破壞人倫之大理,擾亂男女之節操。

況且他對母後也不夠孝敬,狂傲不聽管教。

如此作為,已不可承受天命,再作皇帝,祭祀宗廟。

故而我決定派司徒兼太尉高柔帶著曹芳帝位的文告,用一頭大牛的牲禮去祭祀曹氏宗廟和各位先帝,讓曹芳去做齊國的藩王,以退位讓賢。”當天曹芳即遷到別處宮中。

朝廷派出使臣持節護送他到齊國,並在河內郡的重城門為他修建了一座“齊王宮”。

曹芳此年才二十三歲,以後所享受的隻是一個藩王的待遇。

十九日,皇太後又下詔說:“東海王曹霖是高祖文皇帝的嫡子。

曹霖的幾個兒子都是魏國的至親。

聽說曹霖諸子中高貴鄉公曹髦有成就大業的氣量,特詔命他為明帝的繼承人,承嗣明帝的天子之位。”高貴鄉公紀高貴鄉公名髦,字彥士,魏文帝曹丕的孫子。

正始五年(244)封為郯縣高貴鄉公。

自幼勤勉,學業早成。

齊王曹芳被廢後,文武百官商議迎立他為皇帝。

十月四日,他到達京都洛陽北郊邙山的玄武館。

群臣奏請他住在前殿,曹髦回答說前殿乃先帝寢殿,不敢越禮,於是暫住在西廂房中。

群臣又奏請以天子之禮迎他入京,他仍不同意。

五日,曹髦正式進入京都洛陽,文武百官都到西掖門南拜迎,曹髦見狀也趕緊下車答拜百官。

司禮官奏說:“按禮儀您為天子,不必答拜白話二十四史臣下。”曹髦回答:“眼下我也是別人的臣子啊!”遂對群臣答拜還禮。

行到宮廷的正車門,曹髦也要和群臣一樣下車步行。

左右皆勸阻:“按慣例您可以一直乘車進去。”他說道:“我被皇太後征召而來,至於安排我做什麼現在還說不準呢!”還是下車和群臣一樣步行到太極東堂。

皇太後在那裏會見了他。

當天他便在太極前殿正式登基稱帝,朝中百官都很高興。

曹髦下詔說:“本朝三位先帝英明聖賢,順天命而受帝位。

但齊王曹芳在承嗣皇位後肆意妄行,不循禮法,以至失去了作為君王應有的仁德。

皇太後以國家為重,接受輔政朝臣們的建議,把我召來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