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段(1 / 3)

都取代失德於天下的齊王。

想我本人年紀輕輕,便置身於諸多王公朝臣之上,確實讓人深感不安,惟恐自己不能嗣守祖先創立的江山弘業,完成中興魏室、統一天下的重任,每念及此,我都戰戰兢兢,如臨深淵。

幸有朝中諸公給我以肱股之輔,鎮守四方的將帥給我以有力的扶持,我憑仗先祖先父的這些有德之臣,定可以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達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聽聖賢說作為一國之主的人,應該是德厚如同天地,恩澤遍及四海,對天下億萬臣民先以關懷慈愛為本,示之以好惡,然後再從天子百官開始為百姓作出好榜樣,使他們懂得怎樣去守禮法,行大義。

我雖然沒有太多的仁德,也不能深悟這種道理,隻願與天下賢者共同朝這個方向努力。

《書經》上不是說麼:君王對百姓施以恩澤,百姓是會深深感激難以忘懷的。”接著,大赦天下,改齊王曹芳嘉平年號為正元,又下令削減天子的車馬服飾和後宮費用,並罷除宮廷及官府中的無用之物。

正元元年(254)十月七日,皇帝曹髦派身邊的一批侍從官員到國內各地巡視,代表天子了解各地人情世故,慰問地方官員和百姓,同時調查有無冤案和官員失職的情況。

八日,授予大將軍司馬師統領全國兵馬及京師內外諸軍的權力,並特許大將軍朝拜時不必小步快走以表示對天子的尊敬,向君王奏事時隻稱官職不直呼姓名,還可以穿鞋佩劍上殿。

十三日,鄴城某水井中出現黃龍。

十九日,曹髦命禮官評定在廢立天子過程中出謀獻策的公卿朝臣們的功勞,並按功績大小給予不同程度的獎賞。

正元二年(255)正月十二日,鎮東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反叛朝廷。

二十五日,大將軍司馬師督師討伐叛軍。

三十日,車騎將軍郭淮病死。

閏月十六日,司馬師在樂嘉打敗文欽,文欽兵敗逃往東吳。

二十一日,安鳳津都尉斬殺毋丘儉,並將其首級送到京都。

二十九日,朝廷宣布特赦淮南一帶受毋丘儉、文欽挾持的官吏百姓,又任命鎮南將軍諸葛誕為鎮東大將軍。

大將軍司馬師此時病死在許昌。

二月五日,提升衛將軍司馬昭為大將軍,總領尚書事務,代其兄主持朝政。

十二日,東吳大將孫峻率軍號稱十萬開至壽春。

魏國鎮東大將軍諸葛誕率部迎擊,斬殺吳左將軍留讚,並將捷報送到京都。

三月,冊封皇後卞氏,大赦天下。

四月三日,封皇後卞氏之父卞隆為列侯。

二十三日,任命征南大將軍王昶為驃騎將軍。

七月,任征東大將軍胡遵為衛將軍,鎮東大將軍諸葛誕為征東大將軍。

八月二日,西蜀大將薑維率師進犯狄道,雍州刺史王經領兵在洮西迎戰,大敗,隻好退守狄道城。

二十三日,朝廷任命長水校尉鄧艾代理安西將軍,與征西將軍陳泰聯兵抗蜀。

九月十九日,又派太尉司馬孚率精銳部隊增援。

九月二十一日,皇帝曹髦學完《尚書》,對執經講課的司空鄭衝、侍中鄭小同等人分別予以賞賜。

二十五日,薑維引兵退回蜀地。

十月,皇帝下詔說:“我由於年幼,仁德不足,不能遏止敵寇的暴虐,以致蜀賊進犯和洮西之敗。

將士們在此役陣亡者數以千計,或拋屍於疆場,冤魂難返;或戰敗被俘,流落於異域。

念及於此,我深感悲痛,心中每每為陣亡將士們哀悼。

現特令陣亡將士家庭所在各郡的典農和安撫夷二護軍以及各部官員到他們家中去慰問,給予撫恤,免除其家庭一年的賦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