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僅為背景介紹,完全可以不看,如果看到書中有不解的地方的話,可以再來看也不遲,嗬嗬。
唐曆133年(唐玄宗天寶十年,公元751年)。(舊)唐帝國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率軍掃蕩石國,攻占了石國首都,斬殺石國國王,屠戮石國城池,石國王子逃王阿撥斯王朝(阿拉伯帝國),向阿拉伯帝國求援。高仙芝引唐軍兩萬,以及數萬聯軍奔赴迎戰,與阿拉伯帝國大軍戰與怛邏斯。兩軍激戰五日,聯軍噶邏祿部謀叛,被高仙芝鎮壓。兩軍鏖戰月餘,高仙芝出奇兵斷阿拉伯帝國大軍糧道,阿拉伯帝**隊敗退。
唐曆137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高仙芝殺邊令誠,率兩萬安西守軍“回京勤王”。唐帝國第一次內戰爆發。到唐曆137年,叛軍史朝義自殺,叛亂平息。高仙芝擁立越王李俙,郭子儀擁立太子李豫。內戰進入第二階段。唐曆162年,李俙與高仙芝在洛陽城被殺,同年代宗李豫,護國大將軍郭子儀亡。德宗李適登基,唐帝國第一次內戰結束。
唐曆186年,唐帝國大將李存勳統兵十五萬攻打阿拉伯帝國,協助波斯帝國複國,唐帝國第一次西征開始。次年,唐軍攻入撒馬爾罕,波斯帝國遂立國都於此。阿拉伯帝國集兵三十萬於木鹿城。兩軍鏖戰三月,唐軍破城,殲敵二十餘萬。阿拉伯帝國退守哈馬丹城。唐軍進軍哈馬丹,與十五萬阿拉伯大軍鏖戰兩月,城破,阿拉伯帝國退守巴格達。
西征第三年,唐軍協助波斯帝國複國,定都泰西封。李存勳拜大將軍,定西大元帥。唐軍留兵五萬,助波斯帝國整套阿拉伯帝國。從此開始,波斯帝國與阿拉伯帝國的戰爭持續了兩百餘年。到唐曆388年,波斯帝國確定回教為國教後,阿拉伯帝國瓦解。此時,波斯帝國疆域東到印度河流域,北達高加索山脈,西瀕地中海,南抵印度洋,成為了西洋最龐大的帝國。其鼎盛時期,疆域一路拓展到了北非大西洋沿岸,並且出兵伊比裏亞半島,進軍歐洲。從此,波斯帝國與唐帝國世代修好,成為了唐帝國最強大,也是最為重要的盟友。
波斯帝國的中興,改變了唐帝國的曆史發展,商貿,特別是海上貿易的發展,成為了當時唐帝國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唐帝國的紡織技術,絲綢,茶葉,造紙術,火藥等等都擴散到了波斯帝國,並且一路傳到了歐洲。東西方交往達到鼎盛時期。同期,唐帝國控製了裏海與烏拉爾山脈以西的廣闊地域,成為了世界上疆域最廣闊的帝國。
唐曆386年(公元1004)年,唐帝國航海家第一次到達馬達加斯加島,並且稱此島為“巨島”。五年後,第一支唐帝國的探險穿隊繞過了好望角,進入大西洋。唐曆399年(公元1017年),唐帝國第一支船隊進入了地中海,並與波斯帝國聯軍占領了直布羅陀。從此,東西方海上貿易航線開通,大航海時代來臨。
唐曆554年(公元1172年),唐帝國第二次內戰爆發。這次內戰持續長達一百五十年,期間唐帝國數度分裂成數個,甚至數十個小王國,中央政權幾乎徹底崩潰。東方世界陷入混戰。
這是一次幾乎摧毀了整個東方世界的內戰,也是唐帝國陷入內亂最久的一次內戰。從唐曆554年到唐曆708年,內戰持續了154年,帝國數度出現短暫的統一,不過中央政權都迅速垮台。在持續了154年的內戰中,唐帝國的人口從5500萬銳減至不到2000萬,經濟麵臨崩潰,民不聊生,國家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