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場邊傳來一聲驚呼,葉海一看,原來是那個韓國七段廚師的弟子居然刀法精妙,韓國的刀工一向沒有華夏的細致巧妙,所以很多人考核前都不看好這個韓國廚師的刀工,認為在這一關卡會難住他。
沒想到這位韓國廚師刀速很快,切出來的食材薄厚又相當,怪不得他的師父肯放心讓他來參加華夏的廚道考核。
葉海看了一眼就知道這區區的一段刀工是難不住這位韓國廚師的。刀工處理要滿足適應烹調的需要,要規格整齊均勻,要掌握質地,因料而異,要原料形式美觀,還要講究同一菜肴中各種原料間形狀的配合,最後是合理使用原料。
韓國廚師的刀工,評委們都給出了高分。
然後考察的是廚師的烹飪技法。在華夏主要是指運用煎、炒、烹、炸、溜、爆、煸、蒸、燒、煮等多種烹調技法,根據成菜要求,對烹飪原料、輔料、調料進行加工。
這裏的考察的細節和點都已經十分全麵了,對於韓國廚師而言更是很艱難,因為在韓國很多菜的做法都完全不一樣,韓國廚師要想在中國取得廚師段位,必須有豐富的做華夏菜的經驗。
這次的考核需要選手自己做出一道菜,從煎、炒、烹、炸、溜、爆、煸、蒸、燒、煮等中選出一種自己比較滿意的技法去做菜,隻要滿足各個分類的基本要求,就可以過關。
這次人們都好奇韓國廚師該怎麼辦,難道他也會做華夏菜不成?
事實就是這樣,這個韓國廚師居然剝好了豌豆,然後剝好玉米粒,居然一幅要做華夏小炒菜的架勢。通過大屏幕的畫麵可以看到韓國廚師先把雞腿去骨去皮,切成丁,然後加點料酒和鹽醃製;又將胡蘿卜去皮切丁;木耳洗淨切細粒,豌豆和玉米分別焯水,鍋中倒油加熱,然後倒入醃製好的雞丁翻,又看到韓國廚師加入了木耳和胡蘿卜略微的翻炒一下,最後加入豌豆和玉米炒均勻,又用澱粉加水調勻,加入鍋中勾薄芡,調入鹽、胡椒粉炒勻。
震驚所有關注韓國廚師的人!他一個韓國人居然會做中國菜,還是家常小炒菜豌豆小炒,這簡直顛覆了很多人的想象,都有人在抗議,懷疑他是不是華夏人扮演的韓國人。
葉海也沒想到這位韓國廚師來了這麼一手。震驚之餘也是有些佩服。現在所有人都盯著那盤小炒菜,因為它馬上就要被送去給評鑒廚師,最後是由評鑒廚師給出它是否合格的決定。
攝像機也在拉近,可以看到,評鑒廚師也對這盤小炒菜既驚訝又好奇,所有觀眾都緊盯著品鑒廚師,評鑒廚師用勺子挖了一勺放入口中,皺著個眉頭在細細品嚐。
觀眾的喧囂聲漸漸變大。
“不可能吧,是不是我看錯了,他也會做華夏菜?”
“棒子還有這種操作?”
“肯定不行,你看品鑒廚師的表情,很不滿意啊”
底下眾說紛紜,台上的品鑒廚師都在怯怯私語,好像在討論著什麼。
不一會他們停止了討論,由其中的一個代表在牌子上寫上結果。
“廚師一段通過!”
底下的觀眾一片嘩然,他們都沒有想到一個韓國廚師做出來的華夏料理居然能得到專家的認可。
“這是廚師一段,那個韓國廚師有點本事能通過不算什麼”人群中有人安慰道。
“就是就是,廚師一段不能說明什麼”有人道。
可是很快韓國廚師的行為就嚇了他們一跳,因為他居然走到了廚師二段待考休息區!然後居然報名了廚師二段的考核項目。難道說這個韓國廚師想今天挑戰多個段位?!
“廚師二段考核開始,請選手做好準備”廣博播放道。
又是相同的流程,區別加大的難度!這個韓國廚師到底想幹什麼。
……
“廚師二段通過!”
“廚師三段通過!”
“廚師四段通過!”
一而再再而三的通過消息讓觀眾似乎都要麻木了,腦海中隻有一個字在回蕩。
“強”
韓國廚師接連晉級,因為後麵段位高考核的人不多了,所以他的步伐甚至沒有停下來,用了最快速度通關了整整四個段位!最後根據廚師協會的認證,他今年和葉海同歲,才二十六歲,平了全球飲食界最快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