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熊不是泰迪熊(1 / 1)

我們隻是一廂情願地,被自己的感動所感動,向自己並不了解的一切人和事示好,全然不顧那些“壓倒一切的冷酷”。赫爾佐格的紀錄片《灰熊人》,講述了野生動物保護者蒂莫西?崔德威爾(Timothy Treadwell)最後五年的故事。自1989年在阿拉斯加州見到灰熊後,蒂莫西?崔德威爾就致力於灰熊保護,他不設防地生活在動物保護區裏,寫書、拍照、拍攝紀錄片、成立“熊人協會”。2003年10月,他和女友在保護區附近的宿營地,因灰熊的攻擊身亡,這也是發生在該地的第一樁灰熊吃人事件。《灰熊人》裏,甚至有他被熊吃掉時的聲音片段,而在片尾,赫爾佐格說了一段話,大意是:“在崔德威爾拍過的每頭熊的臉上,我沒看到任何對親密關係的認同,沒看到任何理解,沒看到任何憐憫。我隻看到了自然界中壓倒一切的冷酷。那裏沒有一個所謂的灰熊的神秘世界。這些空洞的凝視僅僅代表了它對獵物的興趣。但是對於崔德威爾來說,這隻熊就是朋友,是救星。”他了解熊嗎?不了解。他至多了解泰迪熊。這個長期被酗酒和抑鬱症困擾的人,隻是一廂情願地把自己的美好想象賦予那個灰熊世界,對他來說,那是一個善意的、溫和的、生氣勃勃的世界,人和動物在長期的相處中,建立了某種跨越物種的親密關係。他在城市裏、在人和人的關係中得不到的一切,似乎在那裏都能得到補償與救贖。但事實並非如此:自然界壓倒一切的照舊是冷酷,熊,並不是泰迪熊。熊不是泰迪熊,狼也不是大灰狼,星座也不過源自我們在星球之間強行拉上的連線,去年的一係列災難,也讓我們若有所悟:山不是我們的壯麗(或者秀美)山川,雪也不是我們加上了美好後綴的雪花,一切含情脈脈的修飾,都屬於人類的強加。人對自然,一麵冷酷無情,一麵又有“鍾情妄想症”,患有這種精神病的人常常以為,某個人是為他笑,是為他回首,為他寫博客;而我們也常常以為,鳥是在歌唱,海豚是在舞蹈,狼是一個孤獨的王子。加上了擬人的手法,一切都顯得柔和和易於理解了。直到撞上南牆。我們既不了解熊,也不了解自然,更不了解頭頂的星球,甚至,也不了解讓我們淚水漣漣的那個人、那個偶像、那種所謂的信仰。我們隻是將熊擬人化為泰迪熊,再去理解,給社會體製賦予善良的光環,硬去設身處地,我們隻是一廂情願地,被自己的感動所感動,向自己並不了解的一切人和事示好,全然不顧那些“壓倒一切的冷酷”。而真實的世界,就此被掩蓋在這種感傷主義的簾幕之後。有了偉大的動機罩著,最醜陋的人和事也顯得偉岸和美麗了,一切都得為這種偉岸和美麗讓步,在偉大動機促成的行為對照下,任何人對自己得失的計較都顯得滑稽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