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段(1 / 2)

為數不少的追隨者的敵對生物都可以算是BOSS,當然,像我的主人這樣的也算。BOSS對他們而言意味著最好的劫掠對象,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擁有追隨者的精英分子往往肩負使命——比如守護某樣貴重的寶物,或者本身就十分富有。即使貧窮如我的主人,將他剝個幹淨再將皮肉骨骼仔仔細細地切開來,也能找出不少好東西。

除此之外,殺死一名BOSS還可以讓他們變得更為強大。我的主人用能量逸散去解釋其中的原理。那是在我尋求緩解饑渴的路上,沿路屠殺一切見到的活物很難不引起好管閑事的神殿人員注意,被那些喊著正義口號的罐頭們追殺也再所難免,而應付這些對於一名新生的不死生物頗有難度。因此我的主人總是扮演成幸存者去神殿求救——用他那副純良的外表和毫不作偽的滿身傷痕,而當善良的牧師們治好這個被父母拚死救下來的、已經被惡魔折磨得奄奄一息、僅僅憑借年輕而旺盛的生命力勉強存活的無辜孩童時,他們會發現自己突然要麵對比預想中還要可怕的強大敵人。

這樣的合作進行了幾次後,我就察覺到了不對的地方。倘若說不死生物汲取生物的負麵情緒以壯大自己的力量,我確信那些飽經折虐後慘死在我手上的人們釋放出了更多的負麵情緒,至少相比那些連慘叫都來不及就被主人的法術轟殺至渣的牧師和聖武士們如此。然而憑借我和主人間的神秘聯係,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他的力量增長遠比我要快。

當問起他緣故的時候,我正在他的手上雕花,經過長期的刀功練習,我現在有充分的把握讓他渾身上下看起來沒有一處完好的皮膚但仍然能活蹦亂跳。對於我的問題,他的解釋是,擁有更多能量的靈魂在失去對能量的掌控時會造成範圍內的能量逸散,而對其能量場進行幹涉的存在則可以在逸散的瞬間對無主的能量進行吸取,其吸取的量主要取決於逸散總量,而非其他。

他的說法在我的大腦中運行時太過占用資源以至於我一不小心切掉了他的小指。

可以換種簡單的說法嗎?我文盲。

他則是抱怨著我該練習使用自己的天生武器,而不是依賴外物。對此我的回應是反手給了他一巴掌。

我在練習自己的天生武器。當他頂著半邊腫起臉怨念地望著我時,我解釋道。

不過他還是為我詳細解說了其中的原理。他說負麵情緒隻會產生特定的波形場並與我的場域形成諧振,但並不會給予我任何額外的能量,就好比讓我產生了飽的感覺但實際上我什麼都沒有吃到。可以被吸收的能量必須在一瞬間不屬於任何特定場域,而職業者的吸收能力有限,這一瞬又太過短暫,因此吸收的量主要和密度有關。原本約束著這些能量的場域密度越大,表現在外就是對應存在更加強大。

將那些我聽不懂的詞剔除掉後,我大致明白了其中的對應關係。就是說,被殺死的人越強大,我的力量增長也就越多?而我殺掉的都是農民你殺掉的都是職業者,所以你賺大頭我拿小費?

嗯,就是這樣。

那你廢話一堆各種專有名詞是做什麼?

因為你文盲。

我又給了他一巴掌,現在他的臉看上去對稱了。

總之類似的道理放在神眷者那裏,就是殺掉BOSS那樣的生物,可以讓他們的力量快速成長,以便有能力殺掉更強大的BOSS。至於這個看上去無限循環的邏輯有沒有什麼問題……至少我個人很懷疑,那些體內正能量的和主人相比隻能算是風中搖曳之燭火的神眷者們究竟有何本領能完全將他們可能遇到的危險拋之腦後,考慮到我的主人被這群追兵從東境追殺至西境又一路逃竄到了荒蕪的灰燼平原。

我的主人也在努力試圖讓這群神眷者相信他們將要麵臨極大的危險,“他們穿著骸骨做的盔甲,拿著足有一人高的巨劍,騎著骷髏戰馬,驅策著不死的怪物攻擊他們視野內的一切生靈,很可怕很可怕的啦~”

“切,區區不死生物而已,驅散就好了。”拿著雙劍的戰士不以為然。

我很想說,作為一個區區不死生物,隻要願意我此刻就能扭斷你那纖細的小脖子,敲碎你的顱骨將你的大腦挖出來當成布丁吃掉。

“不怕不怕,姐姐會保護你的~”那個女牧師將主人抱在懷裏可勁兒揉著。

“他們總共有三個人,每人可以召喚一名不死隨從,我們人太少,對付不了的。”主人嫩白的小臉被兩個女人揉得通紅。

“我倒覺得他說的沒錯。我們的職業配置有點不均衡。”女遊蕩者指著雙劍戰士說道,“你是走敏捷路線的,扛不住怪,他是遊俠,隻能站在後麵放冷箭,”無視遊俠的抗議,她指向我,“你嘛,說你是個扛怪的你又不拿盾,剩下我們三個布衣職業,誰去攔住對方的騎兵不讓他們衝陣?”

被她一說,幾個神眷者也冷靜下來。“難道就這樣放過BOSS?我們來灰燼平原好幾天了都還沒什麼收獲……”雙劍戰士沒說下去,大約也是覺得自己的話太衝了,但不甘心的情緒還是在幾人之間傳遞。

“好辦~誰有喇叭借我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