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段(1 / 3)

喚。他轉頭看去,正觸到沈放極清澈的目光。

沈放見他停住不動,便亦走將過來,掃眼間已然明了。卻隻微微一笑,輕輕攬過玉清存的肩,含笑說道:“走吧,前麵正有一好去處。”

一見到沈放的笑容,玉清存一陣釋然,無端地心中一片安寧。便亦回笑道:“如此甚好。走吧。”

他兩人並肩漸行漸遠,於高天清山襯映之下,衣袂扶風,端是飄然若仙一般。

那身後的雜草中墳塋座座,俱都是不知年月的荒墳。更有一些歪倒的殘碑,隱約見出當日的鋪奢來。到如今,又誰人記起,何處覓得。這功業名利,於歲月洪流之中現出如此的微渺來。到頭來,貧富無分,俱化了幾尺黃土,與了這山川造化。但了無感知地靜對世界。

這天地間,不過是生與非生。

非生無感,兀立靜看,雖千萬年過去,無謂麵目。

生而有感者,但自在適意地了此一生罷。

遠處,隱隱傳來沈玉二人的開懷笑語。更有一陣清朗的歌聲於重山之間曆曆回蕩,久久不息。

“扶翼千裏,思接八荒。

天地萬物,沃爾其皇。

君子卓犖,縹緲輕裳。

胡為斯人,輾轉懷傷。

日月交出,孰止炎涼。

東看逝水,千古湯湯。

生之瞬兮,長歌未央。”

……

生之瞬兮,長歌未央。

——(完)——

NO1。關於愛情——《浮跡》之緣起

終究來了,該來的紛擾

若不是握著你的抽泣

隨緣踏過千裏的

有我,還有失約的愧疚

若心如止水,為何有蓮

這蓮的心,為何還有果

這果的心啊,為何那般滋味

終究該走的,去了

留下長久的負累

我如蓮支撐到冰封

收到L君這首詩時,我正坐在電腦前,一支鼠標漫無目的地四處遊覽。

那是臘月裏的一個夜晚,分外清冷。於這樣的夜晚,可得一份冷冽的清醒。卻隻能清醒地看著自己麻木不仁地點擊點擊再點擊。直到看到L君的這詩。

驚豔,就兩個字。

L君這一年在外進修,很是寫了幾首好詩。這首尤是絕美。

蓮,是我最愛的一種植物。第一次親眼見到,並親手觸摸到,是八九歲時。一支淡粉的蓮。

我一直覺得,那不是人間能有的美。我仔細地盯著那帶露的花瓣,漸次暈染的紅,透出的是仙樂般的縹緲之美。那一日,我傻傻地看了它一天,沒事就坐在一旁看它。卻幾乎不敢再去碰觸,隻怕傷了那份尋常難及的神聖之美。

L君這詩,便讓我憶起了那支蓮,以及那份永難磨滅的感觸。

我無法懷想,那樣的清絕,竟是孤伶伶地獨自支撐到大地冰封。想象一下吧,漫天的飛雪,凋敝的荷塘,卻仍有那樣一支蓮花。那般苦苦的支持,為的又是甚麼?

那是執著。是無論如何都難銷磨的惆悵。

那又是如何能有的淒涼。

是吧,其實這是世間不可能出現的景象。可誰也無法抹卻,這確確實實地出現在我腦海中的意象。

終究該來的,來了。終究該走的,去了。

這一來一去之間,便是無常世事的萬般糾結。

我讀這詩,直讀到心痛難耐。

若不是握著你的抽泣/隨緣踏過千裏的/有我,還有失約的愧疚。

這是宿緣了。L君簡單的三句,構築起一個美麗的傳說。空靈,蒼茫,優美,種種境界撲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