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段(2 / 3)

可他從來也不接受那些美麗女子的芳心,每趟遠遊之後,必定急急忙忙的回到他在京城的家中,然後足不出戶。

所以林飛成常常在與他一同喝酒的時候取笑他:"小孟一定是金屋藏嬌罷。"

想來必定是如此,若不是有美人,如何係住那一顆翱翔於江湖的浪子之心?

可是林飛成錯了。

孟淩在京城的家中,並沒有什麼美麗的女子,隻有他的哥哥孟海。

雖然是兄弟,但是並無任何相像之處,那是因為孟海是孟家的養子,孟淩名義上的大哥。

孟淩父母早年不育,恰逢朋友托孤,收養了一個孩子,便是孟海。孟海五歲時,孟夫人懷了孕,才有了孟淩。

孟家從前也可算得上是武林世家,後來便漸漸的衰落了,到了孟淩這一輩,也隻有他與孟海兩人。孟氏夫婦並不曾薄待孟海,但他天性不喜習武,反而好文,也是勉強不得的事情。

孟海成年後,考中了進士,在翰林院中做一個文書,他對權勢沒有絲毫興趣,終日編修書典,生活十分單純。

而孟淩,則毫無選擇的繼承了孟家的武藝,後來便漸漸揚名江湖,又交了許多朋友,其中便有林飛成。

林飛成取笑孟淩的時候,孟淩總是笑著說:"喝酒,喝酒!"便這樣的岔開了話題。

他心裏,一直有一個秘密,是不能對任何人說的。

一旦說出來,非但會遭到所有人的鄙夷,還會令另外一個人受到恥笑。

孟淩小時候,很是親慕大哥孟海,十歲的時候,父母先後故亡,隻餘下兄弟兩人相依為命,彼此之間的感情便更深了。

但是隨著孟淩一年年長大,他意識到,他對孟海的感情,並不是兄弟間的情感。

希望大哥隻對他一個人微笑,夢想能夠永遠和大哥在一起,看見有年輕女子對大哥示好便會感到嫉妒......乃至於,在夢中與大哥纏綿......

非但是世人所鄙夷的畸戀,並且還是不倫。

這種感情,卻隻能埋在心中。

唯恐一旦被孟海知道,便連現在這樣單純的兄弟情誼,也一並失去。

孟淩回京的那天,恰是中秋,回到家時,已過了掌燈時分,孟海早已備好酒菜,隻等孟淩回來,便拉著到院中桂樹下,喝酒賞月。

酒是自家釀的,兄弟兩人每年都一起收集了丹桂,然後封入壇中,到第二年中秋時取出來喝。酒雖淺淡,卻異常的馥鬱芬芳。

孟海說:"酒淡就不容易醉。花間小酌,本就應微醺最佳。"

孟淩點頭說是,其實隻要孟海說好,孟淩都不會反對。

幾杯桂酒下了肚,果然是有些微醺了。秋天清涼的風中,混合著花的香氣,朦朧的月色下,熟悉的麵容也許是這輩子也看不厭的。

忍不住說:"這樣......真好......"

若果能永遠這樣,便好了。

但孟海是不知道這個弟弟的心思的,他隻是說:"能在自家院中與親人一同喝酒賞月,自然是再好沒有的。小淩,其實我真希望你能一直伴在我身邊。"

孟淩一個"好"字幾乎脫口而出。

"總是在江湖上闖蕩,打打殺殺的又是何苦?你不知道,我時時擔心你受傷。"孟海接著說。

孟淩神色一黯,低下頭,沒有接話。

孟海以為孟淩年輕好強,學了一身武藝便不願安於一隅,做一個尋常人,歎一口氣,不再繼續說下去。

他並不知道,如果可以的話,孟淩很想遠離江湖,隻與他相伴一生。

但是孟淩做不到,甚至可以說,孟淩是為了孟海,才不得不在江湖上闖蕩。

孟淩是江湖上的夢公子,同時也是太子手中的一枚暗棋。

他每一次返京,不是直接回家,而是先要去見太子。

太子說:"本宮很欣賞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