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段(1 / 3)

雖然吃了不少閉門羹,但最終敲定了貨源。各個店鋪,該關則關,該賣則賣,籌集了部分銀兩支撐餘下的產業。

所有的一切,蘇逸功不可沒。我提了他擔任總管事,在我最需要義無返顧地往前衝的時候,我選擇信任他,他也的確沒有令我失望。管賬、調派人手,都深得我心。當我在一些勢力的客商那裏碰壁時,他也不多說話,隻是端上一杯親自泡的菊花茶,站在一邊看我喝完,然後彙報一天的行程。

我不得不說,蘇逸是一個極細心的人,很多我未能想到的地方,他都能為我一一想到,尤其在防著馮記做手腳這一事上,蘇逸的心機遠非尋常十五歲的男孩子可及。

我思忖,一旦此人入仕,必定飛黃騰達。這一想法在幾年後就得到了印證。

同時,我也見識到了蘇逸的魄力。他建議我賣掉瀕臨倒閉的幾家店鋪。起初,我未同意,畢竟是父輩留下的家業,林府丟不起這個臉。但是蘇逸不以為然,他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將來馮記都是林府的,何愁這區區幾家小店鋪?至於臉麵,收了馮記,平了這祁縣一十八街,誰能不看你臉麵?”最後,我點頭。

經年以後回首,那時該是我一生最落魄、最驚心動魄的時光,然當時當地我卻豪情萬丈,絲毫未想過一敗塗地的可能,這不能不說是蘇逸的功勞。

曆經半年之久,這場風波終於平息,林府現有的商鋪也走上了正軌。這場風波也不能說全無好處,如此見利忘義的下屬,遲早都是禍害,也給了我許多用人方麵的警示,而許多原來的老顧客在見識了我的手段之後,也紛紛表示願意繼續與林府合作,對此我隻在宴席間熱忱歡迎。

至於馮記,我還不急。總有一天,我必要讓他們悔不當初,隻是並非現在。

蘇逸是我在這場風波中最大的收獲。他確實是個不世出的經商奇才。他眼光極佳,對店鋪、客戶、夥計和經營方式的選擇都獨具慧眼,兼之心思慎密,對我著實助益良多。

他完全具備經商的高明手段,洞悉人心後擊人軟肋是他的拿手好戲。我不得不佩服他對人性的深刻認識,但也深深迷惑,如此貧寒的出生,如此短暫的閱曆,怎會有如此過人的膽識和眼光?

第五章 林岷 浮雲一別後

有一點我現在已經不再懷疑,我相信比起琛兒付出的感情,蘇逸的付出有過之而無不及,隻是這份感情已經深入骨髓,輕易已不外露。我曾好幾次看到他對著琛兒用過的舊物神思惘然,在怡文苑的槐樹下獨自閉目神傷。我建議他搬出怡文苑,可他沒有答應。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如果琛兒娶妻生子是否能找到如此愛他的女子?世間又有幾個女子能具有如許才華,如此心性?恐怕窮其一生都未必能夠找到吧。

有時候,我不得不自問,如果我能得如此伴侶相伴一生,我是否會考慮世俗倫常?答案隻是悵惘。

另一方麵,我開始著手調查兩件事,一件事關琛兒,線索雖少,但我不會放棄;另一件事關蘇逸。

一個月後,當我把蘇梅接到林府時,我看到了蘇逸發自內心的喜悅,還有愧疚。蘇梅是個可愛的女孩子,不極美,但有鄉下孩子特有的樸實和善良。我原本打算讓她住在府裏,可蘇逸拒絕了。他在城郊買了一個小別院,並告假回去接來了一直照顧蘇梅的李嬸母子。我安排李冬進了林府的錢莊,並關照管內務的管事,別院的一切用度比照林府。

轉眼已是年關,府裏上下都很興奮。林府的各個店鋪生意旺通,我吩咐蘇逸給夥計和下人們發了雙倍的紅包,大家都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