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舞爪的圖騰,更像是傳說中陰魂不散的厲鬼。但這個地方即使有千般不是,萬般不祥,終掩不了它的唯一好處——權利。
沒有踏進來的人想進來,踏進來的人想靠那張龍椅再近一步,靠近了的怕終有一日要遠離,於是便有了生死較量。但決定這一切的何嚐是你自己,聖意又豈是他人可以揣測的了的!
先皇發喪,新皇登基,第一道聖旨沒有按例加封皇太後,也沒有犒賞叛亂的功臣,更沒有安撫各方勢力,而是大大出人意料地擢升原戶部尚書蘇逸為右相!
此旨一出,朝野嘩然。人人都在想,蘇逸這小子恁地假清高,背地裏不知在先皇麵前嚼了多少舌根,予了這昔日的九王爺多少好處。否則,先皇又怎麼會棄一直偏寵的八王爺而改立毫無背景的九王爺呢?
這也難怪,新皇第一詔何等重要,往後數十年朝廷的風向,當今皇上的喜好莫不在其中。若非我對情勢知之甚詳,恐怕連我也會做如此臆測。
以我對當今的了解,此舉的意義不外乎為:
一是八王爺雖然已經臣服,但是羅元量這個變數還沒有回京,而要影響羅元量的決定又不至背叛朝廷,那蘇逸無疑是最好的人選,因為他有一個一心追隨的好兄弟楊靖。
二是蘇逸是朝內少數沒有涉入黨爭的官員,用他是四平八穩,不會驚動太大。
當然很重要的前提是蘇逸確有才華,且當今皇上極為欣賞,並有意重用。以此觀之,當今的胸懷實在是不小,假以時日,必能大振大陳國威。
除了這首詔,新皇登基當日還頒布了六道聖旨:
其一是二王爺叛逆謀反,論罪當誅,皇上念及骨肉親情,將其貶為庶民,終身圈禁,府內一趕人等隨同服侍。
其二是加封我為左相。父親在先皇過身不久就主動請辭了,他隻對我說了一句話:“宦海風波萬丈高,切莫無路可走再回頭。”
其三是加封大王爺和八王爺為一等世襲保國郡王,誰都知道,這名頭聽來好聽,但毫無實權,不過如今情勢保得性命和榮華就已經不錯了,還指望什麼,手上的軍權自然也知趣地交了出來。
其四是加封蕭德妃為皇太後,總理後宮,有皇子的後妃可入皇子府邸頤養。
其五是念及右相年事已高,賜金銀若幹,令其在家頤養天年。
其六便是加封二皇爺為鎮國公,以及封賞一幹有功的將士。
皇上對六部倒沒有做多大的調整,不過這些年也安插了不少皇上的心腹在裏麵,又有左右兩相的轄製,也不急在一時。
旨意頒下去以後,真正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乖覺的默默領會上意,討巧的四處逢迎,貶謫的膽戰心驚,這當今在做皇子的時候也不算太顯眼,是故種種手段心計自是鮮為人知,也難怪他們無所適從。
第十八章 楊靖 殷殷兄弟情
如果三個月前有人告訴我我會到這個鳥不生蛋雞不拉屎的地方來,我一定會先大笑三聲,痛揍他一頓,然後再把他丟到河裏去喂魚。
但是如果有人現在告訴我這句話,那我一定會痛痛快快地給他一刀,因為世上所有的烏鴉都該殺!
老實說,到現在我還沒弄明白我怎麼就被羅元量那家夥給蒙了呢?你說,好好的花紅柳綠的京城不呆,我為什麼要到這黃沙漫天的地方來吹冷風啊?雖然我是沒有莫倫那小子愛沾花惹草,但是對著這一堆臭男人尤其是羅元量那個粗魯的家夥,就是美女的裹腳布也是值得我夢裏流口水的啊!
我現在是後悔得要命,後悔在京城的時候咋沒有早早地搶個美女做媳婦兒呢,這一年半載之後也不知道莫倫會不會看在兄弟的份上給我剩下這麼一個半個。最後悔的當然還是當日怎麼就這麼輕易地放過了羅元量這個家夥,至少也要打斷他兩三根肋骨才能解我心頭之恨啊!
想當初,他巴巴地到大哥府裏來找我的時候,我還著實高興了一陣呢,慶幸終於有個能慧眼識英雄的人在。實在想不到這廝是個地地道道的白眼狼,打一開始就沒安什麼好心。
不錯,比起秋寧遠那個陰沉的家夥,他這人是有不少還算順眼的地方,比如喝酒從不推搪,打架從不認輸,不打花腔,不擺官架子等等,但是瑜不掩瑕啊,缺點更大,就是小氣。不就喝了他幾杯酒嗎,他就給我三天兩頭到大哥府裏來白吃白喝!
大哥人好,不跟他計較,我可看不過去了,所以盡管煩人得很,但每次還是努力得找個理由把他騙出去,你說騙出去幹什麼?當然是喝酒打架了。
看看大哥,再看看羅元量,你就會發現,在大陳還是文官比較有前途。想他一個堂堂的大將軍,閑得發黴,可見是不怎麼受重用,而大哥就不一樣了。一說起大哥啊,我就不得不佩服我當初的眼光了,揀得沒話說。我是不大清楚那一群大臣們在朝廷裏假正經地鬥些什麼,但是咱相信老百姓的眼睛。這不,大哥上任不到半年,就頒布了一部什麼《行商法》,這經商本就是大哥的老本行,飛月樓在短短的幾年裏就名聞江北也不是說說的,那是真本事,現在讓他來給皇帝老子掙錢,還不是一樣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