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段(1 / 3)

事交給你。”一句話,就把蘇逸輕輕鬆鬆地撂開了。戶部的人忙著揣測聖意,前一段時間,他們也沒少收各地富商的好處,心裏還不安穩著呢。

皇上畢竟已不是當年孤立無援的九皇子,天下已經大定,再有人掀波瀾也好比是碗裏翻浪,終究沒多大破壞力的。現在北疆有二皇爺守著,和大月族暫時達成了停戰的盟約。西疆又有羅元量和楊靖,暫時也沒有什麼大事。

說到這裏,就不能不提皇上對羅元量的處置方式,實在是非常高明和大膽的。軟禁羅府一門在京城為人質,以牽製羅元量,雖任命楊靖為將軍,但明眼人都知道打仗的還是羅元量,而且加上了蘇逸的人情壓力,羅元量真要造反還真不是他的性格。隻是這個局麵怕也不長久,現如今朝廷沒有領兵打仗的人才,重用他也是不得已的舉措,以後如何就端看當今容人的雅量了。

隻是經曆了諸王爭儲,國庫難免空虛,皇上稍有舉措,便立馬有世家大閥跳出來反對,皇上現在等的隻怕也是一個借口而已,這些人看不分明,遲早是沒有什麼好結果的。隻是,我在揣測,皇上會把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交給我還是交給蘇逸。

蘇逸倒變得圓滑了,沒等皇上交代差事,就自請去治理黃河,按說他堂堂一個宰相,這事簡直有些小題大做,但皇上竟然答應了,還下了旨讓他一心一意去治理黃河,別的事不用管,交由巡按禦史崔桐暫代。

這一旨意說白了和貶謫沒有什麼不同,隻是暫時還保留著右相的頭銜。朝野上下都在猜測蘇逸和皇上之間出了什麼事情,有好事的猜測皇上終究還是回歸正道了,蘇逸這一走恐怕就回不來了。也有猜測說是皇上為了曆練曆練蘇相呢,保不準三五個月就詔回來了。更有委瑣一點的就多了不少不堪入耳的話題。

我隻在一邊聽著,會心地笑,看來皇上對蘇逸雖是惡意牽扯,但倒不全是利用控製的手段,倒像是有三分真心在裏麵的,否則不會這樣保護他。如果沒有猜錯的話,皇上是要拿崔家殺雞儆猴了,而這個劊子手看來無疑是要我來當了。

崔家是江南數一數二的世家,曆代都有人在朝裏擔任要職,隻這一家子實在是深諳政治的要旨,表麵上永遠中立,當年幾位皇子也不是沒有打過崔家的主意,隻崔家當家的鐵了口忠於皇上,也不得不作罷。

皇上剛當政,礙於局勢,對這些世家也隻得小心安撫,但他們實在不該把當今看作是和先皇一樣懦弱可欺的主子,屢次三番地阻撓皇上的新政。這下皇上怕是鐵了心要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了。

第三十一章 秋寧遠 一言掃乾坤

我的猜測沒有錯,蘇逸走後不久,皇上就開始對世家發難了。

首先是在後位的人選上,皇上下旨選秀,隻要是五品以上官員的女兒都可入宮待選。大陳曆代的皇後都是出自世家大族,庶族出身的女子根本沒有資格問鼎後宮主位。這一旨意一下,那些長期受到世家排擠的庶族官員心裏雪亮,該撇清的撇清,該告發的告發,絕對不含糊的。

其次,皇上下令改《大陳士族誌》為《姓氏錄》。在《姓氏錄》裏雖保留了世家庶族之分,但隻要是對朝廷有大功,皇上可以賜給任何庶族以世家的榮耀,世家雖依舊擁有稅賦、入仕等各方麵的優惠權利,但不得擔任當地的官職,不得擁有千人以上的護院。

再次,皇上下令禮部編纂了一部《南海聖經》,在各個書院和地方廣為推行,又令戶部在各地廣修廟宇,鼓勵臣民參拜神佛。

至此,我才明白皇上對付世家的心思恐怕由來已久,這不是簡單地遏製就算的,是要連根拔起,不留餘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