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段(1 / 3)

第四十九章

原本以為馬旭陽特意回國是為了幫曹建國跑腿,但更確切地說,是在幫忙物色新廚師,特意飛回國內就是為了與準備挖角的廚師見麵,而這位剛好與老趙的朋友相熟。雖然是學川菜出生,但他們的這個圈子就是這麼窄,不管繞幾個圈,總還是這麼些人。

周凱在網上碰上老趙,得知這個消息並不奇怪,隻要有相熟的人,能在廚師圈子裏找一個合適的人選一點也不難。但讓他吃驚的是,那個牽線介紹的人是祝雲翔。

老趙意識到周凱現在的處境,三年的合同還剩六個月,這時候不動聲色在國內物色新人選時間剛好,等到一切手續辦妥,少說也要三個月,預留出一些時間用來交接工作,到時候不至於手忙腳亂。按照曹建國他們的一貫做法,這時候自然一切低調操作,合同事宜更不會向周凱多談半句,等到國內一切安排妥當了再最後通知周凱走人,順理成章。

“挺好,到時候兄弟我回來陪你一起幹!”

趙亮知道事事有兄弟幫襯的好,當然也明白被兄弟在背後捅刀子的難受,看著屏幕上周凱打下這行字,他想了想回複道:

“說真的,我真沒料到……要是真是這樣,你早做準備,別像我最後幾個禮拜匆匆忙忙。”

當時因為簽證的問題,老祝比自己晚到三個月多。半年之後,自己合同期到,要是真從國內找來一個廚師長頂替,之後的日常交接勢必要由老祝來帶。

算得真好。

別說老趙,就連周凱也沒想到,在擠掉劉斌做成副廚後,老祝不但沒有見好就收,反而……

下班之後,他到餐廳對麵買了啤酒和煙,原本打算喝點酒然後早點衝澡睡覺。

但心裏煩躁的不是一點點,一點睡意都沒有。他拆開新買的煙,意外看到桌上還剩一根,還是昨天老祝來房間裏聊天時給的。點上火之後,煙頭的那一點紅光就在沒有開燈的房間裏亮了起來。

啤酒喝到一半,桌上的手機震動起來。母親在短信裏說:有空了回電。

這個時候她一定已經起床了,這會兒說不準剛準備在陽台上開始鍛煉。自己將近一個月沒給家裏打電話了,“老太太”還真的記掛起來了。

電話裏照舊講了些日常冷暖,隻是剛接起來的時候免不了被抱怨了幾句,問他這麼久也想不到打個電話回家,不知道整天在忙些什麼?

周凱全身放鬆地仰靠在沙發裏,貧嘴說:“忙什麼?忙著給你找兒媳婦呢。”

“你就使勁哄我吧,哪次靠譜過?”盼這個沒個正經的兒子能安安穩穩過日子,這麼多年了還是沒個著落。先別說踏實過日子,連人都沒帶回家一個。

“靠譜,可靠譜了,”他瞥到茶幾桌上擺放著的兩把鑰匙,“……又聽話又能幹,可比我招人疼多了。”

聽慣了他這樣一套一套的說辭,老太太完全不聽他的糊弄,隻轉口說:“跟你說正經的,趙亮他們家呐,喊我今年過年去他那兒一塊兒吃飯。”

“好啊,熱鬧點好。”

周凱心裏挺感激的,老趙知道他家就一個老娘,兩家自小熟悉,經常走動,如今他不在身邊,逢年過節總是不忘幫忙關照,他也拿老趙當自己親哥一樣對待。兩人共事那麼久,早就有了那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自己現在的處境,不用刻意提醒,老趙自然也不會貿然和他媽提。

即便孩子長再大,甚至過了三十不惑的年紀,在母親的眼裏始終都還是孩子,不在身邊總是處處掛心。別看周凱母親天生一副樂觀脾性,在他最初赴德的那幾個月裏,徹夜失眠也是常有的事,有時候睡到半夜被夢驚醒了就很難再入眠,提心吊膽間一個閉眼睜眼天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