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心中大驚,出言打斷道:“公瑾,莫說傻話!你說的話,我全然不懂!”
周瑜搖了搖頭,說道:“子敬,你看,那高台,你說為什麽孔明要執意建在江邊?”
魯肅迷惘的搖了搖頭。
周瑜又問:“你可知道為什麽這天,趙雲不在孔明身側?”
魯肅心中大驚,說:“莫非……”
周瑜歎了口氣,對著高台上的影子,道:“他想逃,如今風起,他借完東風,怕是就要下這高台,乘著趙雲弄來的船隻,一路順風走了。”周瑜轉身,不再看那人影,用命令的口氣道:“子敬,去傳令,令禁衛三千士卒,分為三隊,在下流三岔口守候,赤壁攻城的煙火信號一起,便堵住路口,一路堵到人,另兩隊便前往支援……盡量活捉,到時便說是我周瑜請他至府上一聚。”
魯肅接令後,問道:“公瑾,若是不能活捉,那……”
周瑜閉上眼睛,歎道:“沒有若是。”
魯肅聽得明白,匆匆前去布置。
那前方,高台上,東風漸起,旗幟飄飛,諸葛嘴角又浮現出他小心翼翼隱藏著的得意笑容,他眼見勝勢在握,步子更疾,東風更勁,嘴角的笑就更加的絢爛和張揚。他以為那高台上就是他一生一世,在東吳所跳的最後一場舞蹈。是的,那步子就是舞蹈,在狂風中無人能解。呼風喚雨,歌頌鳳翥鸞翔。
不遠處,都督府前,周瑜,用一雙冷冷清清,乾乾淨淨的眸子,靜靜看著他。看著他一生隻有一次的張狂舞蹈。
眼前,那是一隻久居人下,第一次用自己的意誌肆意飛翔的鳳凰,自己接下來卻要耽心竭慮的去折斷他的翅膀。
5
東風起,黃蓋駕駛著十艘戰艦衝在前麵,中江舉帆,餘船以次俱進。曹軍吏士皆出營立觀,等待著黃蓋前去進行所謂的投降。離曹君二裏餘的時候,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一切發生的很快,快得連天上的煙花信號的刹那芳華都仿佛還在高高的蒼穹上眺望著東吳的土地。諸葛在放信號的時候就在不再動作,他抬著頭顱,有些迷惘的仰看天幕燃燒,從下顎到鎖骨之間是一道優美的弧度。周瑜微笑著開始走向高台,在離高台不過數十米距離的位置停了下來。那一刻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迷戀那一個世界的火,天上有火,地上有火,一片江上也是轟轟烈烈的火,燒盡鉛華,甚至連心都覺得燒得溫暖了。
諸葛不再看周圍如鳳凰浴火的絢爛,遠處江上,一葉小舟飛速駛來,然後趁著無人注意,諸葛踏上小舟,離江岸十米左右時,周瑜才裝作匆忙出現,對諸葛大呼道:“孔明,莫急離去,多聚幾日再走吧!”諸葛嘴角隱約有從容而得意的笑容,似乎是玩得過於盡性,所以看什麽都是愉悅得,這愉悅足以讓他連得勝後離去都保持著最大的禮節。於是諸葛長長一鞠道:“幾日來,多謝都督招待了,再見無期,願都督多保重。”周瑜亦是對著逐漸遠去的小舟長長一鞠,誇大的紅色袖子掩去了嘴角幾乎是寵溺和縱容的笑意。
——再見無期?孔明,還不到說再見的時候。周瑜想。
風吹過,一唱百和。雲散去,萬千氣韻。
江水如練。
一葉孤舟被包圍在三組艦艇中,兩人坐於舟中,其中素服人麵無表情,而十指握拳,再無先前之笑容,此人正是諸葛。
“都督請先生至府上一行!”數千士卒包圍舟外,齊聲喝道,聲音震耳發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