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是外公的手術。
最後是蘇立和蘇如春一起上陣,憑著交情,讓科主任親自坐鎮。
我們可以說是享受了國家級待遇,蘇如春鄭重地問從英國趕回來的舅舅,“這件事情,您拿個主意,做個決定,其他的交給我。我們科最好的大夫上個月胃癌去世了,現在的我們科的手術技術最好的青年一輩,方醫生算拔尖,我自己也算過得去,組長和主任又有多年經驗,您覺得想要他們主刀,我也去爭取。”
趙枚在蘇如春身後補充一句,“張醫生去世之後,我們科做顯微和顱內最好的,就算是蘇老師了。”
蘇如春苦笑:“我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而且方醫生更穩妥。”
舅舅最後做了決定,“蘇醫生,我爸就拜托你了。”
蘇如春抿緊嘴,鄭重地點頭。
我知道他背負的壓力。
全家人都在看著,希望著。任何一台手術都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證成功,若是陌生人也就算了,醫生隻要盡職盡責,就可以在手術結束之後說一句,我已經盡力了,不必背負任何道德上的壓力。
他不行,不提他和我們家人千絲萬縷的關係,就是我舅舅剛才的那一句囑托,就足夠他承受。
更何況還有我。
他那麼聰明,不會不知道不怕一萬,隻怕萬一。
萬一出了什麼事情,他如何能不對著我背負愧疚。
他還是應承了下來。
後來,趙枚跟我說,“你不知道,在平時,這樣的瘤子,別說蘇醫生,就是我們組資曆最少的秦醫生都不知道開過多少個,結果這次我們幾乎是全組出動,整個手術台那一個圈裏,全是我們組的精英,係主任都幾十歲的人了,站在蘇醫生後麵提點,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前幾天那個北京哪哪個區的區長都沒動用這個架勢。”
手術後,外公的精神逐漸好起來。
外婆也是70多歲的人了,怎麼也不肯離開醫院,王微微女士終日心思都在照顧兩個老人身上,也無暇顧忌我們。
小年夜裏,大頭竟然到了醫院。
他說:“我來看看老人家。”
大頭大二的時候曾經去我家旅遊,那是外公還康健。兩個人曾經一起在海邊的廣場上騎雙人自行車。
外公難得精神好,喝了點湯,讓我送大頭出去。
“我出去了你怎麼辦?”外婆幾天沒合眼,舅舅和母親一起送她回家。
外公搖一搖頭,“我沒事,你放心。”
我沒想到,這是外公跟我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隻是下個樓,順便買了點水果,還沒等付錢,電話就響了,趙枚喊:“你快回來,你外公突然窒息了。”
我拔腿往前跑,耳機還放在耳朵裏,趙枚沒掛電話,聽筒裏,我聽見蘇如春大喊:“插管,快!”
然後是宋雨露的聲音:“不能插,要家屬簽字,要不然我們付不起這個責任。“
趙枚說:“責任個屁,我負責。”
我跑得心都快跳出來了,宋雨露還在那邊說:“真要追究下來,你能負什麼責任,還不是要鬧到別人頭上,麻醉的第一個遭殃。”
蘇如春喊:“簽字是吧?好,我簽。”
旁邊一個陌生的聲音響起來,“蘇醫生,你不是家屬,簽了也不管用。”
蘇如春說:“我媽是他私生女,我是他孫子,用不用給你看DNA報告?”
然後是刷刷刷簽字翻紙張的聲音,機器滴滴響,然後是急促的呼吸聲,蘇如春最後喊:“送ICU!”
我跑上來還沒喘口氣,外麵隻剩下一個宋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