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戚顧古代] 冷月千山(全) BY 子夜

●楔子

日薄西山,天邊紅霞幾抹,殷殷。

簡陋的小屋,遠離喧鬧的城鎮,甚至也不靠近小村莊,隻伶仃獨築於荒野之上,被一林野竹環繞,孤立無依。

有人,獨坐幽篁間。

竹是青的,他的衣也是青的,單薄的布料被洗得泛出一種朦朧的白,幹幹淨淨,幽幽冷冷。

在他麵前,是一座墳塚,隻是普通的墓,卻被打掃得整潔。墓中長眠的,是他一生銘刻於心的人。

銘刻於心,卻再難執手伊人,惟遺記憶長存。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在墓前,突兀的開著一個小坑,巴掌大小,不知所為何用,坑外新土堆積,顯然剛被掘開不久。

他突然伸出手,撫上塚前的石碑。那隻手瘦削修長,手指纖細骨節圓潤,指甲修剪得十分整齊,整隻手肌膚蒼白,如玉如雪,隱約可見膚下淡青色血管微微曲張。

他的動作很輕,手指順著石碑的紋路自上而下,緩慢而綿柔——仿如對待最珍愛的人。暮陽映照著他的手透出血色的光,淒,絕,豔,卻又脈脈含情。

“晚晴,晚晴……”他輕輕地喚,聲音如風拂垂柳,“你在擔心麼?放心吧!不論是何人拿走了那東西,我都找回來,放在你身邊,讓你看著它。我不會再用它了,不會了……”

手落到地麵,開始輕輕推動濕潮的泥土,掩住那小坑。

推平土堆,他站起身來,眼中是仿佛漾出水氣來的溫柔:“好好休息,不會再有人來打擾你,我不會,讓他們再來……”

他轉過身,走向林外,背對著夕陽,野竹的陰影落到他臉上,一時的冷,卻不知,冷的是這秋至的天氣,還是他眼中的溫度……

●1.

戚少商來到揚州時,正是清秋時節。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一場秋雨綿綿後,風中還飄著些水氣,微染涼意,清新宜人。這樣的天氣,其實更適合閑庭信步,或是淺飲小酌,而不是四處奔波忙碌。

隻是戚少商沒有這般閑暇的時間。

前段日子,六扇門接手了一件案子。“‘揚州第一樓’棲鳳樓的樓主薛文軒死了。

揚州城裏的命案,合當由揚州縣令解決,可偏偏這棲鳳樓樓主卻不是個尋常人物。他身為揚州首富,朝廷每年撥給邊關抗遼將士們的銀餉中倒有一半是其義贈,聲名早已遠播在外,甚至上達天聽。他這一死,不僅聖上立刻下旨究查,揚州民眾的呼聲,也是一陣高似一陣。

六扇門自然很快就接到了皇上的意旨,諸葛神侯亦對此相當重視,六扇門中的人被遣出大半,而直赴揚州探察的任務就被交托到了戚少商肩上。

到了揚州後,戚少商才從真正意義上體會到自己是如何責任重大。棲鳳樓的事早已鬧得滿城風雨,大街小巷、茶館酒樓到處有人談論。拜此所賜,戚少商腳還未踏進樓裏,已從那風言風語中捕捉到了不少關於案子的訊息。

比如有人說:薛樓主是死在樓中他自己臥房裏的,狀甚安然,並無搏鬥拚殺之相。又有人說:殺人者定是個暗器的行家,不然也不會出手封喉於他人無知無覺間。更有人說:能將武藝高強的薛樓主一擊擊斃,那做殺手的,隻怕還是個內鬼。

傳言畢竟是傳言,真正重要的,還是到事發地親自察看,所以戚少商沒有多作停留,直往棲鳳樓而去。

令他驚訝的是,整個棲鳳樓中已是一副大開喪吊的模樣。

門口兩邊素幃白幔,門內一片悄無聲息,“奠”字高掛,以往的金碧輝煌無處可尋。莫說是知府官員,就是普通的差役忤作也見不到半個,惟有前來祭奠哀悼的人垂手肅立,放眼一片縞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