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楚。

第三十三章

跟周圍大多數同齡人一樣,張波是一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不管什麼辦什麼事情,都會事先想象的很美好,中間不給自己留一點兒退路,這次也一樣,張波本來想上午上班兒的時候抽空給白曉雪打個電話,中午把她約出來,請她吃頓飯的同時,可以好好聊聊。張波在圖書館工作,中午一般沒有什麼重要的事兒,隻要下午能按時上班兒就行;白曉雪現在也已經讀研究生了,沒有了課,隻有一些試驗工作,完全可以靈活安排,自然中間也不會出什麼岔子。很完美的一個想法,完美的正如張波心中想象了無數遍的這次談話結果,也許白曉雪能夠給張波一些很好的建議,讓張波不再這麼一直迷茫下去。

可是,張波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兒,那就是“計劃永遠也趕不上變化快”,這種教訓已經不是經曆了一次兩次了,張波應該有所防備,但是卻關鍵時刻馬虎了一點兒,再次碰了壁。

第二天上午八點剛上班,張波還沒有把自己工作用的電腦打開,就從東校區圖書館送過來八百多冊新的專業課圖書,碼的整整齊齊的,中間還散發著那種新鮮的油墨香味,根本就沒有人事先動過,這也就意味著一件事兒,那就是這些新書全部需要編碼、貼磁條、刷碼入庫、整理上架,老流程了,不管年齡大小,閱覽室裏的每一個老師都清楚,這可不是一項小工程。

整整一個上午,張波和董桂香兩個人負責編排刷碼,戴玉嬌和王佳佳負責往書脊中間貼磁條,四個學生工在王仁濤的指揮下負責按照編號把新圖書上架,……。如果是一個人單獨幹活還無所謂,反正都是一個人,快點兒慢點兒都不會有人管,怕就怕這種一條龍下來的活兒,幹的快了還可以抽空去喝口水,手腳慢了還被人三番五次的吹,弄的心慌意亂的,稍一不留神就出錯了,還得重新開始弄,真不是人幹的活兒。

張波還好說,腦子比較靈活,手腳也勤快,往往不會在手裏積下書,但是慘就慘在他跟董桂香兩個人幹的是一樣的活兒,一個環節上的工作,兩個人經常需要互相搭把手,當然,這隻是一種比較好聽的說法,實際上,所有時間都是張波在不停地幫董桂香掃尾,“能者多勞”固然是一種安慰似的道理,加上兩個人平常又都是工作上的夥伴,張波心裏有點兒不樂意,但是總不能說出來,這不,整整三個小時,張波就一直那麼站在電腦旁,不停地貼碼掃碼,連口氣都來不及喘,站在前麵的戴玉嬌和王佳佳兩個人也沒能好到哪兒去,彎著腰走來走去的,那“暫停還書”和“暫停借書”的兩塊牌子,在桌子上站了整整一個上午,一刻也沒有被拿下來。

當然,幹活兒也有幹活兒的好處,尤其是碰見這種活兒多的半天幹不完的時候,幹活兒的人也就有了跟領導邀功的時候,這種明擺著要領導鬆手的事情每次也都是戴玉嬌這樣比較心直口快的人主動提出來。上午十點多鍾的時候,戴玉嬌就開始故意跟王佳佳抱怨活兒太多,周圍的人也開始紛紛響應,連一直坐在閱覽室出口處值班兒的胡麗敏也摻和進來,嚷嚷著要中午去聚餐,要不然下午肯定沒有力氣幹活兒了,這種聲音愣是傳到了李愛花那間辦公室裏。

也不知道李愛花到底點頭同意了沒有,突然就有人放出話來,說李主任同意了中午大家一塊兒出去搓一頓兒,所有聽了的人都很高興,真像有那麼回事兒似的,竟然還有人主動跑到李愛花辦公室裏去問,終於,李愛花招架不住了,才訕訕地點頭同意了。

臨近中午圖書館關門兒的時候,李愛花跟副館長打電話請示了一下,唯唯諾諾地扯了半天,最終還是吞吞吐吐地說出了原意,沒想到,副館長還挺爽快,當時就點頭答應了,結果,中午,三樓專業課閱覽室的全部工作人員,老師、外加當天上午值班兒的學生工,全部到外麵晨亮飯店集合,包了一個雅間,好好的吃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