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是每個都為了皇位不顧兄弟情義。”
“兒媳看見了。那兒媳可以回家了麼?”康熙揮揮手,“回去吧。”
“兒媳告退,”我剛要走又停住了腳步,“皇阿瑪不要因為兒媳一席話就與兒媳賭氣,胤禩對您的尊重是您不可不信的。”
“就讓胤禩在府裏候審吧。”
剛一走出禦書房就看見胤禩站在門口,我上前抱住他,“咱們回家吧。”
“皇阿瑪要將我鎖拿。”他沒有一絲感情的說。
“放心,咱們回家候審。”
這幾天胤禩一直食不知味,渾渾噩噩,我也不想在這時候打擾他。
“慧兒,你說的對。”
“我說的什麼對?”
“我不應該爭。”我沒有再說話。
不日張明德一案審結,順承郡王布穆巴供:“張明德言普奇謂皇太子甚惡,與彼謀刺之,約我入其夥。我不從,故以語直郡王胤禔。直郡王雲:‘爾勿先發此事,我當陳奏,可覓此人,送至我府。’因送張明德往直郡王府。”胤禟、胤禵供:“八阿哥曾語我等:‘有看相人張姓者雲,皇太子行事凶惡已極,彼有好漢,可謀行刺。我謂之曰,此事甚大,爾何等人,乃輒敢出口,爾有狂疾耶?爾設此心,斷乎不可。因逐之去。”胤禩供:“曾以此語告諸阿哥是實。”問張明德口供亦無異。康熙帝因之謂胤禩聞張明德狂言竟不奏聞,革去貝勒,為閑散宗室。張明德情罪極為可惡,著淩遲處死,行刑時令與此事有幹連的諸人俱往視之,實乃殺雞嚇猴,令眾毋效尤。
張明德死前我見過他一麵,他坐在大牢裏,身上不染一絲灰塵。
“張明德。”他聽見我的聲音睜開了眼睛,“八福晉?”
“是我。”我透過柵欄看著他。“福晉找我何事?”
“我隻想說,你的未卜先知不如我的,還有有了胤禩,我不想再回去。”聽了我的話張明德大笑,“福晉,即使你可以知曉未來,但是你不能改變曆史,否則貧道就不會坐在這大牢等死了,還有福晉這一生都要呆在這裏了。”
我笑了一下,“隨你怎麼說,我隻能說留在這裏,我願意。”
幾日後張明德便被斬首示眾。
此案方畢,皇三子胤祉又於十月十五日奏稱胤禔與蒙古喇嘛巴漢格隆合謀魘鎮於廢太子胤礽,致使其言行荒謬。康熙大怒,革去胤禔王爵,幽禁於其府內。
胤禩被削爵之後反而有更多時間陪我和弘曆,來府上拜訪的人也變的少了,除了剛養好傷的胤禎,就隻有表哥,十阿哥,還有與我交好的幾位福晉,以晴身子不便,快要生產,隻是托人給我帶來了一封書信,上麵歪歪扭扭的現代簡體字讓我看了便覺得十分親切。她告訴我她馬上就要生產了,讓我不要擔心。可是我知道,以晴糟糕的日子也不遠了,十三被囚禁長達十年之久,以以晴的性格必會隨十三一起去,他們夫妻必定會受很多苦,而以晴也會在這期間生好多個孩子。
看著胤禩抱著弘旺疼愛的樣子,我心裏真的覺得好溫馨,原來幸福不是權力和地位,而是一家人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十月二十三日康熙帝病,自南苑回官,回憶往事。流涕傷懷,因召見胤禩,隨後又召見胤礽。繼而內侍傳諭曰:“自此以後,不複再提往事。”不知康熙與胤禩相見時都談了些什麼,但料想父子之情猶在,唏噓之間必能將前一段時期內所發生的事情釋然一二。此時胤禩並未親自出頭去爭過太子之位,縱有一二屑小之人於此間挑拔搬弄,亦非他之罪。
康熙病愈後一個大家看來不可▂
跟曆史上寫得一樣,康熙經常去探望太子,看來複立之心早已萌生,我對胤禩說“皇阿瑪的心思我想你也看出來了,佟國維,馬齊那幫老頑固不會這麼輕易的罷休,必定推舉你為太子。”
“慧兒,我已沒有那個想法了,從皇阿瑪這個時候這樣對待我我就很失望了。”聽了他的話我心中不僅想到斃鷹事件,那個才是把八爺打的一蹶不起的事情,而不是這麼點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