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聽到血統兩個字陡然響起達達鐵木,漢室皇帝不能與番邦通婚,而達達鐵木卻是羌胡,在禮製上,他違反了祖訓,不過為何朝廷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劉協想了半晌,才想到達達鐵木懷了小孩,朝廷才知道這碼事,想反對也來不及了,隻好順水推舟,到了今天,北伐戰鬥中一半的力量都來之達達鐵木,可謂功高震世,反倒沒人說三道四。
既然眾臣不提,劉協更不會提。
“不違反祖製就行……你們籌備一下,回到洛陽,朝廷正式冊封四個貴人!”
蔡琰、安牽、呂青奴和袁枚都要定下名分,蔡琰自不必說,安牽已經獲得安敦的同意,呂青奴快生了,袁枚太小,但他牽連到袁氏家族,每一個都很重要,必須要先穩住各方麵的力量。
隻要穩定一部分,就能感召一部分,吸引一部分。
司禮官員激動的踮著腳,這回有戲唱了,一定要辦的輝煌盛大讓皇帝滿意,不過他耳邊響起的一句囑托讓他登時傻眼卻不意外。
“簡潔、大方就行,嚴禁鋪張浪費!”
司禮官員呈報將納妃的“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告期、親迎。劉協一聽就頭大,揮手讓他自行去辦理,司禮官員早聽聞皇帝不按規矩出牌,自去找袁紹、安牽族人和皇後商量此事,至於遠在揚州的呂青奴,隻得請劉協先搪塞了一個日期,反正父母雙王,具體的日期皇上說了算。
劉協不想搞大,但有人不願意,袁氏家族立刻行動起來,袁術利用渠道通知揚州的袁家族人,袁紹快馬報知下邳的袁譚等,守在安邑的袁家人也沒有閑著,忙的腳不沾地將“六禮”的前五項迅速走完,當然,連帶不懂官宦禮節的安牽、無父無母地蔡琰、呂青奴,都一同辦完。
其中,趙岐和韓融兩個老頭為了爭奪蔡琰的義父的名分還為老不尊地小小鬧了一場,送到呂布手中的問名、納吉、納征、告期等信件,也在呂雯絕食的威脅中送達司禮官員。
十天後,大部分朝廷官員、宮室侍女和各方的家眷安邑遷至洛陽,有錢的購買地產,沒錢的在城外買田置地,而安邑又變回以往的小城,但商業依舊繁榮,很多大型的鹽、鐵、糧等等商業還需在此地經營下去,朝廷走了,田地和田地上的農民還在滴!
劉協隆重帶著一幫重臣,告別夏朝的都城安邑,告別出城相送的河東郡太守董昭、郡治官員衛固等等,以及嫁給本地家族的宮女,留在本地的商人灑淚而別。
一路黎民迎來送往,到處都是哭著送別的民眾,亂世中,朝廷在河東兩年穩定經營,愛民如子,傳播了朝廷的仁義,收獲了廣闊的民心,在這一刻,劉協方才明白,皇帝能夠坐穩江山,果然是民心所向。
雖能載舟亦能覆舟!
如果一個朝廷能夠為臣民所愛戴擁護,他就不會沉落。
曆史上漢室隻所以傾倒,並不是諸侯太強大,而是朝廷失去了民心,正所謂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長長的禦林軍隊伍中,劉協與伏壽的馬車華蓋如雲,做足盛世景象。
北風如嚎,哭聲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