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章 沒有硝煙的結局(1 / 3)

劉協駕臨宛城,劉備和張繡兵消戰停,雙方恨不能肋生雙翅來告狀,還是劉備準備充分,不待罷兵就急急奔到劉協大營前伏地請罪,呈上準備好的奏報,稱張繡阻攔朝廷大軍,劉備以漢室宗親為名,征伐宛城以表忠心。

隨後劉表帶著蔡瑁前來,表奏張繡有反心,劉表以荊州牧之名令張泉(張繡的兒子)出城迎接,張泉竟然舉兵反抗,故而幫劉備攻打宛城,消滅叛亂。

劉協還未及冷笑,張繡怒氣衝天奔馳而來,伏在華蓋前嚎啕大哭。

“皇上,張濟已在李傕軍前歸順,哪知劉備劉表狼心狗肺毀棄信義攻打宛城,宛城內有張濟的妻兒老小,不得不救,迎接皇上來遲!”掏出劉表的軍令,證明劉表讓他阻攔皇上。

張泉更是哭聲震天,先後被劉備忽悠,又被劉表詐騙,好在在最後一刻守住城池,捱到張繡回援,在城頭看到朝廷的大軍鋪天蓋地,激動的雙手亂舞。

劉協不等他們述完,沉重地伸手指向宛城,眾人隨著他的手臂看去,城牆外屍體堆積成山,血流成河,紅色的江山觸目驚心,周圍的原野滿目瘡痍淒涼。

淒慘的痛哭,悠悠蕩蕩鑽進眾人的耳朵。

這是為親人而哭。

“已經晚了!”

他想起荀彧之言,速至宛城,遲則生變,他們為了自家的兒孫富貴榮華,竟然不惜這麼多將士血死城下,魂遊蒼涼、拋屍荒野!

這一瞬間,諸侯們靈魂顫栗,紛紛低下頭,躲避皇帝的目光。

劉協從兩肋竄出一股怒氣。

“孤本來要赦免你們一切的罪過,給你們一個機會報效朝廷,如同袁術袁紹公孫瓚一般,但孤無法想象,你們竟然在知道彼此歸順朝廷後,還在這裏為了一個城池廝殺,置萬千將士的性命於不顧,孤心甚悲!”

劉協的手臂指著城下的悲慘,在劉表、劉備、張繡的意識中,一個愛民如子的仁德皇帝呼之欲出。

怪不得皇帝能夠所向披靡,原來仁心無邊,帳下將軍謀士臣民焉有不死命效忠,頓時心中輕視的心頃刻消弭。

“劉備有罪,請皇上責罰!”

劉備腦瓜最靈,立刻請罪,他一眼看出,這個皇帝吃軟不吃硬,提前服軟就讓他減低處罰。

“臣有罪,請皇上責罰!”劉表不甘示弱。

“張繡情願歸順朝廷!”張繡最冤,不過明白兩人打架非一人治錯,服軟的倒也幹淨利落。

忽然西邊馬蹄震天,煙塵如舞,當先兩騎奔到近前,卻是李傕和楊修,李傕撲地請罪,楊修卻高聲頌揚:“皇帝天威浩蕩,四方雌伏,微臣本想奇兵攻擊,但眼下所見,皇帝一人足可克敵製勝,橫掃中原,微臣斷言,漢室一統天下的時日不遠矣!”

劉協頓時莞爾,楊修什麼時候學會這一套了,不過有喜兆也不能怪罪,臉色平靜三分,橫眉再次掃過一眾諸侯,眼色又轉厲。

這一眼讓三個大佬心中恐慌,皇帝剛才說了,原本要給他們在朝廷謀一個官做做,譬如議郎,現在看著這麼多屍體,似乎要改主意。

不過打也打了,人也死了,救活是萬萬不能了,腸子悔青也無濟於事,心中忐忑地等待皇帝的決斷。

劉協糾結於這些人如何處理,收降的過程就是感召天下士子的過程,一個處置不當就是造成新的麻煩,眼下一次處理三個當世英雄,更加有榜樣作用。

先鋒徐晃帶著一輛馬車而來,一個青衣老者跪在馬車上,腦袋上的頭發散落下來,北風吹動茅草分在左右,露出一張低調的老臉。

“賈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