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數學上的跟你們辦案的方法有本質區別。雖然數學上的定理都是先有人提出假設,再有人加以證明產生的,但這個證明過程是嚴謹、單向,最後得出必然性結論的。舉個例子,我假設一條幾何定理,直線外一點到直線上各點連接的線段中,垂線段最短,我可以用三角形來證明,這個證明結果是必然性的結論。而你們偵查方法中,先假設再證明的情況就不同了。比如你們假設林小峰是凶手,接著把所有和林小峰相關的信息提取出來,來判斷他是不是凶手。如果,跟他有關的信息能夠明確表明他是凶手,你們直接證明就行了,何必用先假設再證明,用這種反證法呢?這隻能說明,和林小峰相關的信息推理他是凶手的‘證據性’不夠強。”
高棟抿抿嘴,他知道徐策說的很有道理,如果直接線索能證明林小峰是凶手,他們根本沒必要用反證法,這說明判斷林小峰是凶手的證據不夠硬。
可是現實辦案和理論辦案是有差別的,沒幾個警察係統學過數理邏輯,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靠個人的經驗,甚至是所謂的“直覺”,曆來被翻案都是因為當初的證據鏈單薄。可是如果大家都認為現在的證據足夠給林小峰定罪了,高棟該怎麼辦?他能向每個人去解釋什麼是邏輯學?什麼是辦案的世界觀?什麼是偵查的方法論?
不能!
高棟隻能道:“可是現在該怎麼辦,如果林小峰不是凶手,或者還有其他同夥,我真感覺這案子查辦起來力不從心了。”
徐策安慰道:“老同學,不要著急,不要被各種信息幹擾破壞了自己的正確思路。我雖然不懂你們該如何查案,可對這個案子,有一點我看得很清楚,最重要的核心還是回到別克車消失上。所有問題都出在這一環節,其他關於林小峰的一切都是次要的。隻要查清這個環節,包括林小峰是不是凶手,有沒有同夥這些問題全部迎刃而解。抓重點,抓核心,堅持住。在這個環節的調查上,你們肯定出錯了,相信我,數學模型沒有第二種可能,邏輯上無懈可擊的觀點不管運用到生活中,還是你們的辦案中,都是永遠無懈可擊的結論。”
掛斷網絡電話後,高棟陷入了沉思。
徐策講了很多數學的方法論在實踐中運用的觀點,高棟心裏還是認同的。
尤其有一點,徐策說的很對,這案子目前線索看似紛繁複雜,太亂了。
核心是什麼?還是要回到別克車消失這件事上。
一切的疑惑都和這件事密不可分。
難道,真的是某個環節查錯了?
回複(6) 收起回複 51樓2013-04-28 10:44舉報 |
凱利K: 吃藥這個環節可以有很合理的解釋。還記得最開始馬局長覺得他們是去幹嗎的嗎?群P。群P之前集體吃點什麼預熱有可能吧,這都不需要司機開口,這些人主動就開始吃了。甚至死掉的六個人裏麵就可能有人有意無意地做了幫凶,接著又被滅口了。
舉報 | 2013-4-28 11:17 回複 zsf0316: 局長老婆很可疑
舉報 | 2013-4-28 11:19 回複 wangcc3426: 回複 zsf0316 :因為她是浙大的,這個係列上凶手都是浙大的
舉報 | 2013-4-28 21:43 回複 LISUNGDEXI_: 怎麼覺得徐策的話變多了
舉報 | 2013-4-28 21:52 回複 lipaidi: 回複 凱利K : 我比較奇怪的是, 其實車裏還有一個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