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進湘夜宿“湘清鬆野”(1 / 3)

上書說尹建平等人趕到災區布置救災,縣衙裏意處的遇到了朝廷洪武皇帝派到災區救災的六皇子定襄王。災區有了晉南王和定襄王親臨,更讓一直懸著心的尹建平大感欣慰,災民有救了。

因為這次黃河大決口,來勢洶洶,受災麵之廣,災情的嚴重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這讓尹建平內外交困,災區如是沒有朝廷救災的大臣親臨,憑他一個人之力,若想救助災區眾多的受災地點和眾多難民,隻怕也是杯水粒粟。縣衙見到了定襄王的到來,又從定襄王口得知,這次災情,朝廷不當派了不少朝廷大員到災區,還派了晉南王和定襄王親自座陣。

更讓尹建平驚異的是:這位當今的洪武皇帝竟然早以料到尹建平會到災區,而且,對他滇西一行之事洞若觀火。這能不讓他對當今洪武皇帝大為驚歎。

定襄王與尹建平彙合一處,大大加強了救災力量,這對災民來說,無凝是件天大的好事。

神風九義和李勇率門中三十多名弟子在尹建平走後的第二天,攜帶差大量的黃金匆匆上路,當趕到番家渡時,正好與劉武馬盈盈彙集一處,番家老店住了一晚,笠日清晨,兩路人馬合成一路,開始向北而行。

數日後便趕到了湘西境內,這次出行救災,飛虎門動用了大批黃金,自進入蜀中之後。神風九義遵照尹建平的指示,將攜帶的黃金分批的兌換成大通錢莊的銀票。

從蜀西到蜀中一路前行,馬身上的負重不斷減輕,行動速度也增加了不少。雖說這次從衙西帶著十多萬兩黃金,全都分部於個人身上,但每個人負重也很大,進入蜀中之後,每過一城,都要到大通錢莊兌換掉一批,大量的銀票還是不少。

神風九義及飛虎門中的子弟,大多在江湖中混跡多年,基本上都有些江湖經驗,大家都知道,財白不露眼,這個簡單的道理,而神風九義更為深知其中三味。因此,這一路之上,防範比較嚴。

一路無話,數日之後進入湘西地帶。他們這次是原路返回,按九義計劃,先把劉武師兄妹及馬盈盈等送到靖江籌糧,九義帶大隊人馬,分隊到災區最近的地方籌糧及物資。

臥虎領是從蜀北進入湘西的唯一的官道。自古湘西出悍匪,窮山惡水出刁民。這句話流傳了幾朝幾代人,當然,並不是整個湘西都是匪類,但比起其它地方,湘西的確有著眾多刁民悍匪。他們盤踞在山高密林之中,與守獵種地為生,偶爾莫清過路客商,也幹一些打家劫居的買賣。但他們盜義有道,從不劫色殺人。

其原因,是因為湘西的地裏環境險惡,山高林密,深穀縱橫,這裏的原住民幾呼都是獵戶,守獵習武成了這一代傳家之法,由於獵戶人口漸漸曾多,山裏的各種獵物也就隨著減少。\\\\

因此,本來靠打獵為生的當地駐民為了生活,逐漸過上了刀尖上舐血的日子。再加上連年戰亂,民不聊生,而湘西這條唯一貫道西南兩省的官道,來往著許多賈販富商,俗話說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隻要能劫得一商隊,就足夠數十家獵戶過上一年半載的了。而商家馬隊大多都請武師護鏢。

所以,一支來往於這裏的商隊,一兩戶獵人是無法下手的,他們就會聯合眾多的獵戶一齊,共同打劫商隊。

這以是湘西出悍匪的原因吧。

天漸漸黑了下來,神風九義老大顧東平率隊走在前麵,穿過一條山穀,來到穀口,他一緊馬疆,停住前行。

用馬鞭指著穀口方向道:“記得穿過前麵那處叢林,在道邊有一處客棧,咱們今晚就在那裏住一晚,明晨在趕路”!

翻雲掌劉應坤道:“是啊!趕了一天路,大家都累了,若是趕到湘西鎮,恐怕要到後半夜了,不過大哥!你有沒有注意到,自進入湘西一來,我覺得咱們背後,一直好象有一雙眼睛釘著咱們”。

水上飛洪金寶道:“不會吧二哥!咱神風九義雖然隱居多年不出,但車上插有飛虎門的鏢旗,誰有那麼大膽,竟敢在飛虎門的頭上打主意,再說上次咱們少穀主不是也將臥虎領上的那支強匪清除了嗎”。

赤練蛇顧東平道:“是啊!雖說少穀主上次從這裏經過的時候,是把臥虎領上的那幫強盜清除了,但這麼大的一遍湘西地界,潛藏著許多悍匪,大家還是小心點,江湖中鬼蜮伎倆多如牛毛,我們還是小心點好!大家緊趕幾步,轉過前麵的小山凹有一家客棧,今晚我們就在那裏住一晚,明晨上路”!

“駕”!

山凹鬆林內,一座不算太大的客棧。大門口掛上了四盞燈籠,一根旗杆飛舞的紅旗黑字,上書寫著:”湘清鬆野”四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