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成都那個休閑城市的時候,我們幾位驕傲的白領麗人,在男人們眼裏是屬於都市“七有三無”的標準情人。七有是:有房子,有票子,有時間,有樣子(人麵桃花),有身材(泡健身房,個個弄成魔鬼身材),有文采(寫詩,寫文,出書),有技巧(進修《中外性學史話》)。三無是:無丈夫,無子女,無疾病。我們做一份報酬不菲的白領工作,過著悠悠閑閑的日子,輕輕鬆鬆的活著。
那天,姐妹聚會,圓圓小姐莊嚴宣布,她下周飛南非留學,我接著透露,我已準備去澳洲找歸宿。曉雲女士臉陰沉沉地說,你們都一個個地飛走了,去年是潔遠嫁美國,今年又是你們倆。圓圓說,她都36歲了,再不尋找機會出國,就隻有老死在中國。她還想出國去看看外麵世界。我說:“曉雲,”我們雖然是男人眼中的標準情人,可是你沒看見我們公司那一批新來的年輕女大學生,就像從流水線成批生產出來的狐狸精,正一批批地茁壯成長。青春的黃金時代對於我們就像銀行賬戶上連本帶息的磁卡,沒有被我們刷幾次來消費,就快透支了。比如20歲的女人像非洲,一半是曠野,一半是純潔,誰個不想去那兒逛一圈?30歲的女人像美國,擁有成熟女人的味道,哪個人不喜歡?40歲的女人像法國,被戰爭摧毀了一半,但一直很性感,依然讓人向往。50歲的女人像英國,有著光輝的過去,卻不知未來。到過英國旅遊的人說那兒太灰,灰濛濛的天空下,是灰色的建築,流動的泰晤士河也是灰濛渾濁。60歲的女人像俄羅斯,土地很廣也很靜謐,但沒有幾個人想去那兒,70歲的女人像西伯利亞,大家都知道在那兒,卻沒有人去了。圓圓說她感覺她正走向戰爭後的法國,所以她策劃好曲線出國,先到南非,再到美國。我說:“曉雲,我現在已經快瀕臨不知未來的英國了。我再不出走,難道你看著我變成沒幾個人想去的俄羅斯嗎?”曉雲說,你們都走了,那我不是很慘,等著變成西伯利亞。我說:“曉雲,你就做個永遠的德國,失去了戰爭,卻沒失去希望,好好地珍愛自己。”
揮手,圓圓去了南非,我去了澳洲。我這個在中國“七有三無”的標準情人,轉身在澳洲成了“三有七無”的流浪者。有孤獨,有失落,
有無奈;無房子,無車子,無英語,無澳幣,無工作,無朋友,無情人。我不知怎麼一到澳洲就來了一個大顛倒。難道說我真的成了英國,隻有光輝的過去,卻不知未來?不,我不是50歲的英國,我是40歲的法國,我依然性感,依然自信。
我想,一個男人,一個女人,生命中總會出現一兩個百年或十年一遇的人,我相信總有一個男性是我要找的。我的要求不高,如果說二十歲的男性雄性指數是“日報”,三十歲的男人是“周報”,四十歲的男人是“半月刊”,五十歲的男人是“月刊”,六十歲的男人是“季刊”,七十歲的男人是“年刊”,一般情況下,我選擇月刊或季刊,因為這裏麵的內容更顯成熟,但又不像日報、周報廣告太多,而年刊又太難等。
作為屬於法國的我,我希望是月刊或是季刊能讓我有閱讀的興趣,我將在擁有你的日子裏,轉身又是一個標準情人。
我們都不會因為沒有愛而死去,但我們活著,為何又不愛呢?根據澳洲一項統計資料,未婚者要每年多花5萬澳元,才能追上已婚者快樂水平。看來,幾千年來,人們對結婚賀喜,對愛的追求,並非沒有道理!
2003年10月 chendubaiguo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