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濟南衛風雨欲來(1 / 2)

暫且擱下京城種種,說說山東。

日暮黃昏,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夕陽如血一般,染紅了半邊天,天地間萬物都帶了血色。樹上的老鴰不時地叫幾聲,讓人心頭不由得一緊。

濟南衛指揮使孫大喜麵色凝重地回到指揮司衙門,心裏有許多思量,卻不能開口對任可人說。

如今濟南城大街小巷都傳唱《李唐劫》,唱武則天屠戮李家子孫,指桑罵槐,暗指錢皇後。

之前這些話隻在青州流傳,如今已經流傳到濟南來了——齊王真的是無所顧忌了。

錢皇後密旨讓他小心提防,又讓人巡防各地軍務,看起來是對齊王謀反早有準備。

可是,朝廷具體是怎麼想的?他卻捉摸不透。

為什麼不派人來山東督查軍務?為什麼不見調兵遣將的跡象?籌謀多年的齊王一旦興兵,朝廷再調度兵馬恐怕就來不及了。

為什麼不趁早拿下齊王?錢皇後在顧慮什麼?

聖人呢?聖人對齊王是什麼態度?會不會效仿前朝建文帝,不敢負“殺叔父”之名。

在外將領與殿上君王素昧平生,他們之間並不互信,孫大喜想找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對策。

穿過花廳時,冷不防看到一個年輕人從屏風後走出來:“孫大人叫末將好等。”

孫大喜嚇了一跳:“末將?你是哪個?”

“區區百戶,不值得大人掛心。”

孫大喜厲聲道:“濟南衛的百戶,沒有本官不認識的!說!你是什麼人!潛入府衙做什麼!”

來人皺眉:“你也知道,我不是你濟南衛的百戶,還大聲吵吵,非要把人驚動來嗎?”

孫大喜猛地想起一種可能,忙抱拳:“是愚兄無禮了,敢問賢弟不辭勞苦而來,所為何事?”

來人從褡褳裏取出一封火漆書信:“皇後娘娘密旨。”

孫大喜連忙跪下:“臣拜見皇後娘娘,娘娘千歲。”

接過密信,孫大喜叩首:“臣謹遵皇後娘娘懿旨,願皇後娘娘福壽康寧。”

鑾儀衛百戶說:“大人且忙吧,末將要回京向娘娘複旨。”

孫大喜忙起身留客:“眼看日暮將西,賢弟用過便飯歇息一日再走吧。”

鑾儀衛百戶說:“娘娘需要人伺候,一刻也遲延不得。”

孫大喜取下牆上的玉具劍:“常言道寶劍贈英雄,這寶劍留在愚兄這邊無用,還是賢弟佩戴最合適。”

劍把柄鑲著白玉,似此等寶物,恐怕千金都買不下。

這禮太重了,百戶不敢收:“大人有話直說。”

孫大喜往他手裏送寶劍:“賢弟收下吧,這是愚兄給賢弟的見麵禮,無關其他。”

百戶接過那把寶劍:“孫兄,有話但說無妨。”

“聖人對東邊是什麼態度?”

百戶說:“娘娘謹慎,不會與聖人相左。”

孫大喜得了這句話,心頭熱血澎湃: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

太平盛世是文人的天下,似他這樣的內地武將想謀封侯幾乎沒有機會。齊王謀反,這是給他送侯爵來了。

孫大喜大喜,走路似疾風。

夜幕沉沉的時候,孫大喜在後衙用飯,混不吝的兒子進來,說:“父親,孩兒帶朋友來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