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良說:“謀大業可以沒有謀臣嗎?”
萊州郡王問他:“你能謀什麼?”
明良說:“濟南城高池深,易守難攻,隻怕還沒攻下來,朝廷的兵馬就到了,不如渡過黃河故道,再取京城。”
萊州郡王嗤之以鼻:“這誰不知道,可是黃河故道去年剛疏通了,水深難渡。”
“眼下雨季未至,水並不深廣,何不高築堤壩?待下遊水位降低,自可渡河。”
“哎,你還真有辦法。不過,你就真確定本王打不下濟南城?你詛咒本王的大業,本王是不是該處死你?”
明良麵不改色地說:“大業是謀劃來的,拚殺來的,不是祈禱來的。我確定您打不下濟南城,不是因為您的的兵馬不如濟南的,而是,濟南有一個很糟糕的先例。”
“什麼先例?”
“前朝成祖北京起兵,攻打濟南三月,終於快攻克的時候,濟南城頭掛起了太祖皇帝的牌位,此事在濟南民間口耳相傳,人盡皆知。濟南衛指揮使怎麼會不知?”
“若是主公猛攻濟南,隻怕濟南衛指揮使會效仿前人,到時候主公是攻還是不攻?”
萊州郡王沒把祖宗牌位放在心上,他就攻,就說沒看清不就好了。
真正讓他驚惶的是,燕王朱棣那麼厲害,竟然三個月都攻不下濟南,他若在濟南城下耗三個月,一定會被朝廷的兵馬包餃子了。
“你果真是個謀臣,好吧,本王就將你收到麾下。”
明良說:“請郡王約束三軍,入城後秋毫不犯,這樣能夠得民心,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會歡欣鼓舞,迎接郡王的。”
萊州郡王都答應了,約束三軍。到底不信明良,借口“唯恐大軍擾民”,讓先遣部隊先去城裏吃飽喝足回來。
先遣部隊說城內的兵士在搶百姓財物,有的還輕薄婦女,亂作一團。城裏的百姓主動給青州兵馬酒肉,非常歡迎他們。
萊州郡王才稍稍放了心,以明良為質,與他並行跨馬走向城內。他們入城不過二裏路,城牆上落下巨石熱水,接著,城門關了。
萊州郡王大怒:“豎子!敢騙本王。”揮刀砍向明良。
明良夾馬飛奔,萊州郡王怒急緊追,很快,他們就脫離了萊州大部隊,明良被萊州郡王一刀砍下馬,萊州郡王也被埋伏的臨淄兵馬殺死。
入城有千餘人,臨淄也不過千餘兵馬,人數不相上下。憤怒的臨淄百姓拎著切菜刀、殺豬刀、斧頭,乃至木棍上街,與軍戶戰在一處,將侵入城內的兵馬全部殺死。
明良沒被當場砍死,被臨淄軍兵救走,他傷可見骨,血流不止,城內的大夫給他包紮,卻止不住血,他留下最後的遺言:“告訴城外,萊州郡王被捉拿,想他活命,就後退三十裏。”
“切不可讓他們知道賊首已死。”
“不出兩日,援兵必到。”
“援兵到後,將賊人屍體掛在城門,賊人必定軍心大亂,可以取勝了。”
事實上,當天夜裏,援兵就到了。是孫大喜,他本該守濟南城的,但打聽到萊州郡王的兵馬在臨淄停頓,料到臨淄恐怕不好了。
“便是青州兵馬現在越臨淄,也需一日才能兵臨濟南,再有一日,朝廷的兵馬也到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