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凝莞爾一笑,手不自覺的捋了一下額前落下的發絲:“那···”
“若你願意,大可留下。”雖隻八字,卻給子凝吃了一顆定心丸。
子凝接過孔明吃剩的銀耳羹,放置在書桌上,開口道:“我這幾日閑在房中無事可做,可否借閱幾本書籍來打發時間?”
“自然。”孔明輕輕頷首,“你自己挑便可。”說罷又執起青卷而讀,眼神專注,目不離書。
子凝得到許可後緩步走向書架。再次來到熟悉的地方,心中一陣忐忑。隨意翻動了幾本書,盡量讓自己看來是在專心看書,而眼神卻不自覺的瞄向書架的最上方,輕輕踮起腳尖,在看到空空如也的書架時,子凝隻覺得腦中一片空白。心中驟然一緊,難道,諸葛亮早已發現了?!
忽然,溫和的聲音傳來:“沒想到你一個女子竟也喜讀《孫子兵法》。”
子凝先是一驚,隨即看到自己手中正拿著一本《孫子兵法》,便應聲回答道:“是啊,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慣用古今,贏得千古佳名,誰人不知。”子凝慶幸此時隱藏在書架之後,否則,孔明看到的,一定是一張慘白的麵孔。語畢,仍覺心有餘悸。
▂思▂兔▂網▂
“《孫子兵法》是孫武初次見麵贈送給吳王的見麵禮,全書共有十三篇,不知你最喜讀哪一篇?”雖看不見孔明,卻也知道時定是滿眼笑意,自己倒情他像諸葛均一般桀驁,這樣的笑,雖是舒適之極,卻難以揣測,看來“臥龍先生”的確不是虛名。
子凝最後不甘心的看了一眼空空如也的書架,一咬牙從書架後走出,嘴角依舊是一陳不變的弧度:“當是‘虛實篇’。孫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子凝不才,認為此乃自古用兵之大.法。”
“如何說?”桃花目不語自彎,饒有興趣的問子凝,仿若是在傾聽一曲絕妙之音。
“兵形如水。水的流動,避高就低;用兵取勝,避開敵軍設防嚴密的地方而攻擊其薄弱環節。這個道理,無論用在何處戰爭都是取勝的法寶。其實用兵之道也不過就如流水流動之道,參透了,逢戰必勝:參不透,每戰必敗!”一語畢了,但見孔明用極為讚賞的目光看著子凝,許久都沒有開口,進而淡淡一笑:“嗬,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可千萬別讓居心叵測之人聽到,否則,如若他們掌握了這作戰之法,天下可真當要大亂了!”孔明隨口一說,卻讓子凝脊背一涼:不該說這麼多的,普通人家的女兒怎會懂這麼多兵法之事,但願他不要起疑心才好。
“是我班門弄斧了。“子凝輕輕頷首,聊表敬意。
“嗬,思路清晰,說理明確,怎是班門弄斧。“孔明搖頭,”隻不過,我倒是最喜‘火攻篇’。以火助攻,借助天時,是作戰的最佳之計。“
“沒錯,若能用火攻來助陣,定能將敵軍一網打盡。”子凝有些許興奮,仿若遇到了知音一般,“隻是這火攻之術並不是誰都可用的。”
“嗯,用火攻,還需借助地利和人和,是所有攻城之戰中最難用的一計!”孔明讚同的道。
子凝方欲再說下去,隻聽門吱嘎一聲被打開,恪兒出現在門口:“二先生,水鏡先生來了,他請您過去。”
“知道了。”孔明回複恪兒,側臉對子凝道:“你身子還沒好全,不宜久站,先回去休息吧。”
子凝輕頷首,隨孔明一同走出書房。
第九章 唇語兩相譏,相看兩相疑。
素聞水鏡先生博學多才,學問慣用古今,今日聽得恪兒叫他的名字,子凝很想去拜訪一下這位鴻儒,隻是要事在身,盡快找到八陣圖才是。子凝獨自行走在長廊上,回想起了孔明書房內空空如也的書架,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八陣圖會忽然不見?難道說是諸葛均告訴了諸葛亮自己的動機,讓他起了防備之心。可···看諸葛均那天晚上的態度,貌似他不會這麼做,但是···對了,諸葛均!子凝猛地想起那天晚上回來之前,自己把八陣圖還給了諸葛均,但到說,他根本沒把它還給諸葛亮!
子凝倏爾停下了腳步,腦中一片混亂。若八陣圖當真落入了諸葛均手中,再要回來可就難了。
忽然,一個童聲從後麵響起:“姐姐,你是要把書還給三先生嗎?”
回頭一看是恪兒站在那邊。子凝這才意識到手中拿著本書。子凝往回走了幾步,俯下`身子對恪兒說:“這書是你們家二先生的,不是三先生的。”奇怪,恪兒為什麼會覺得這書是諸葛均的?
“哦,那你走錯了,這是三先生的書房,二先生的書房在那兒!”恪兒手一指,指向方才孔明書房的地方。子凝一笑,畢竟隻是個孩子,剛才明明在孔明書房中碰到過,卻還以為自己走錯路了。
子凝方欲開口,腦中忽然回想起了恪兒剛剛說的話“這是三先生的書房。”嘴角的弧度慢慢綻放,一陣欣喜,原來這就是諸葛均的書房,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八陣圖不在諸葛亮的書房中,那就隻能在諸葛均的書房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