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現在歲數一把,人到中青年,事業還沒有“走向輝煌”,會不會覺得生活很沒勁,但也不知道從何轉身,於是打定主意,繼續溫吞?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2000年前後出生的TFBOYS,喉結還沒長出來呢,已經出道幾年,橫掃榜單上春晚。對,就是那幾個唱著“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的孩子。
電視節目《最強大腦》上,不時就會躥出一個滿臉稚氣的孩子,氣場篤定,老到自信,展示獨一無二的自己。至於碼字界,嫩的人更多,你讀到某篇文章筆法老練,拍腿叫好點頭稱是,作者靦腆地說,他剛上高中,把大人們嚇一跳。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這些內分泌係統都沒發育好的孩子,已經橫掃成人世界,名利雙收。你還在為孩子的教育金發愁的時候,他們已經攢夠本錢,在舞台中央閃閃發亮。
我自己是個後進典型,一個30歲開始學英語的理科生,35歲才靠獎學金去英國讀碩士。在雅思培訓班哼哧哼哧記筆記的時候,同桌湊過來問我:“姨,你是幫孩子來旁聽的吧?我媽就沒你這麼好,唉。”
到了英國,一個比我年輕十多歲的姑娘說:“哎呀,雅思太簡單,我就考了一次,7.5分(總分9分),懶得再考第二次啦。獎學金我是糊裏糊塗拿到的,反正我來留學,純粹是因為失戀想逃避……”
回顧自己4次考雅思才考到6.5的經曆,為了準備麵試,做了3萬多字的英文筆記,攢了成袋的參考資料。我心裏停頓半秒,嗓子憋住一口氣。
英國老師說一個孩子智商不足,不會用stupid蠢,用的就是slow慢,什麼都比別人慢半拍。別人作業寫完了,你還在琢磨題目;別人100米跑到終點了,你還在半路磨蹭;別人碩博連讀都搞掂了,你本科才剛畢業,工作也沒著落。
慢的人像置身於龜兔賽跑的年代,可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龜哪裏有贏得兔子的機會?身處這個時時處處競爭的環境,“成功學”這類書擺在書店最顯眼的地方,心急也要喝熱湯,哪怕燙著舌頭。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以,要快。媽媽們從胎教開始,聽肖邦、莫紮特,幼兒園開始請外教浸入式學習;周末培訓鋼琴網球毛筆字,小學開始準備雅思托福,初中就學高中的課程。孩子們也挺配合,穿著校服在麥當勞邊複習功課,邊卿卿我我,小戀愛談上了。
前段時間遇到在報社當記者的朋友,曾經風頭無兩的無冕之王,變得有些灰頭土臉,納稅大戶的廣告額唰唰唰往下掉,去年甚至出現虧損。
我勸她,試試新媒體吧,做個微信公眾號什麼的,不是內容為王嗎,就是換個渠道,好多媒體人都這麼幹了,六神磊磊、咪蒙,炫酷跩的例子不少。
她說,我都40了,還能幹啥,大家都那麼快,成名都那麼早,都40了,還能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