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白頭到老,哪有那麼容易(1 / 1)

大部分婚姻的起點,都幸福得令人目眩。親朋好友見證的婚禮上,兩個人牽手莊嚴承諾,有掏心掏肺的誓言,感動和愛滿溢。隻要婚姻的目的不太複雜,當事人你情我願兩情相悅,絕大部分人都會祈願:這是一段夠長夠好的姻緣,幸福會一直到底。

多年後的這條路上,一起出發的人們卻發現,很多人已經掉隊離群,婚姻像一場馬拉鬆,不是每個人都能跑到終點。最開始的那段路,大家都秩序井然跑得無可挑剔,然而隨著時間順延,肌肉開始酸痛四肢有些疲軟,對自己能否跑完全程,開始動搖和缺少勇氣。善解人意的外圍觀眾,還會有“不合適就換”的指引,身心俱疲的當口,退出也很自然。

要終止一段關係,原因終究是不滿意、要改變。在牽手的路上,當人們發現所得非所求、所有非所願,他們選擇重組或者放棄。人生若隻如初見,如果離婚也必須拍一張合影,與當初的結婚照比較,當事人或許會發現,兩張照片到底相差有多遠。從相互吸引到彼此排斥,曾經祈求你不舍我不棄,但為什麼物是人非,各自走遠?

“她跟不上我的節奏,我們沒有共同語言。”在成功男與糟糠妻的模式裏,類似的理由最常見。男人多數會主導這場婚變,覺得自己無辜並迫不得已。大度些的,以淨身出戶換取速度和安心;寒磣些的,理直氣壯地討伐投訴對方。

失婚女人大多被描述得有些不忍目睹:不修邊幅的原生態風格,囉唆瑣碎的語言模式,菜場中挑三揀四的計較小氣,跟功成身就的男人中間隔著一個太平洋,拿不出手。而成功的男人,顯然更容易重走青春路,以愛情的名義重新抖擻,為自己再活一次,躋身美麗新生活,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若要深究這種婚姻失敗的責任,女人的不同步不肯進步當然是有力的證據,但好婚姻裏的兩個人不是沒有距離,而是當有一個人掉隊,另一個人都堅持等,肯有朋友般的仗義,幫助TA前行。

一生那麼漫長,白頭到老哪有那麼容易,必須是把底線設置成不離不棄,把生死相依當成信仰,始終記得當初你們同時出發,承諾疾病困境都在一起。一生這麼漫長的路,誰和誰能一直比肩,誰和誰又能永遠同步,誰沒有三五個不能忍受的毛病,誰又能做到無可挑剔,誰不曾風華正茂,誰又不會老。再光鮮亮麗的人,也會慢也會笨甚至變呆變傻,一步步拉大跟世界的距離。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難度,在於要接受曾經的仙女變得煙火不堪,還笑著說我喜歡。在決心要離開的人眼裏,她不完美的生活細節,恰好成為要分手的呈堂證供,用以解脫這不可持續地在一起。

隻是,女人要擔待得起好婚姻,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觀,總得有自己的貢獻。倘使你上下裏外都不能可愛,提升自己的招數也從不修煉,又怎麼能苛求男人為你從一而終,對誘惑置之不理。“即便是最好的婚姻,也有100次要離婚和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婚姻的路像《西遊記》,要打怪、除妖,念經、修行,抵擋進攻,化解危機。

年輕的時候有荷爾蒙撐著,青春的軀體隻要肌膚相親,會解決很多問題,但激情消退、審美疲勞、愛人變成親戚是婚姻的必然。你若不能容光煥發、心靈豐富、廚藝精湛、取悅能力轉型升級,怎麼能與外麵那個搭配精致、懂矜持會撒嬌的入侵者相比?縱使不為這一個男人,在婚戀市場內外保持競爭力,成為更好的自己,也是你一生中對自己應盡的責任。當你掙紮著在家庭中的角色從綠葉變成紅花,這一季花期或許會謝,但隻要春風又綠江南岸,你自會照樣盛開。

不論怎樣,對於天長地久,人們依舊向往。“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多麼溫暖的霸氣。年輕夫婦的新婚誓言固然令人感動,但擊中人們神經的,更多的是曆經了歲月的洗禮,皺紋一大堆年紀一大把的兩個人,一輩子或許嚷嚷過無數次要分手,但最後還是溫柔地死磕著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