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好像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從一年級看圖寫話開始,幾乎每一篇作文都得到老師的好評。據說還有學弟學妹從作文選裏看到過我的範文,可惜我自己無緣得見。

長大了,工作了,不用再寫作文了。這時發現寫字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梳理思路、整理心情、宣泄煩惱、分享快樂,文字都是很好的載體。寫多了,駕馭文字的能力也逐漸增強,寫小說時,居然可以同時處理工作,能做到從小說的思路裏跳進跳出而不斷篇。後來,因為文字,結識了汽車界強人張愛群女士,結識了浙江台州報界前輩王軍老師。感謝張愛群女士的知遇之情,讓我從特約記者起步,成長為優秀的職業女性;感謝王軍老師的栽培之恩,讓我有了人生第一個專欄。

文字成了自己吃飯的本錢,所以就想有一天能出自己的散文集、小說集。可是在當下的中國,純文學早就舉步維艱。正如阿裏巴巴的馬雲所雲:“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那就讓理想也骨感起來吧,於是專心工作,靜心生活,潛心寫作,再也不想出書的事。2013年的春天,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你是楊甦嗎?我是劉水啊,杜主席跟你講話”。我蒙了,劉水是誰啊?杜主席又是誰啊?接完電話,我明白了,杜主席叫杜海,是揚州市作協主席;劉水就是《文藝家》的編輯、著名作家金子女士!《文藝家》已經刊出過我幾篇散文,隻是我沒有看過而已。

緣分天降,又一段知遇之恩!除了認真寫作,無以為報!

2014又一春,主席告訴我市政府有文藝創作引導資金資助項目,作家可以申請出書,給你一個名額,回家好好準備吧。

感謝杜主席,感謝劉老師,讓我已經變得骨感的理想再次豐滿起來!於是趁著病休的時間,趕緊整理書稿……

書稿完成之際,我還要感謝我家那人與小人,感謝那人從反對我舞文弄墨到成為我的第一讀者;感謝小人不管我寫什麼都會在我的空間留下她的香香的小腳丫。

從《月亮掉進瘦西湖》再次起跑,我要牽著那人與小人的手,懷著對生命的敬畏,懷著對諸位前輩老師的感恩,懷著對文字始終不渝的熱愛,出發。

楊甦於揚州

2014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