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五)(1 / 3)

沒有耽誤,魏銀才馬上去了會議室。不一會,鎮三套班子的領導都到齊了。魏銀才發現參加會議的人就自己不是三套班子裏的人,他既高興又有點不自然。朱鎮長主持會議,他宣布會議主要討論兩個內容。

“同誌們,我們先商量第一個內容。”朱鎮長開門見山,沒有像平時多繞彎子。他看了一眼擺在他前麵的一張規劃圖,繼續說:“第一個內容是關於我們王莊鎮市鎮建設的大事。大家知道,我們這個鎮是個老鎮。現在,她老得有點老態龍鍾,老得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所以,必須要進行改造,而且必須大膽地改造,該拆的拆,該建的建,要跟上現代建設的步伐,使舊貌換上新顏。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黨委、政府已商量過多次,但還沒有形成統一意見。今天請大家來,想聽聽大家的意見,來個集思廣益,爭取有一個初步統一的意見。今天,我們還特別邀請了團委魏書記來參加會議,他年紀輕,思想前衛,思維活躍,等會兒我們還要聽聽他的意見呢。好,下麵請大家踴躍發言。”鎮長說完,用目光巡視大家,還特意在魏銀才的臉上多看了一眼。

被鎮長點到,魏銀才受寵若驚。看到大家把目光向他身上集中,他的臉紅了一下,動了一下身子,扭了一下屁股。

朱鎮長講過後,一陣冷場。看到一時沒人發言,黨委書記李昆翔看了看坐在會議桌邊上的魏銀才,“小魏,剛才朱鎮長特別點到了你,那就請你開個頭。沒關係,說錯了也不要緊。”

平時口若懸河的魏銀才臉又一紅,說話有點結巴,“我,我恐怕說不好。因為,因為以前我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

“沒有認真考慮,說明還是考慮過的嘛,既然李書記點名叫你先發言,那你就先說說你的觀點。”朱鎮長以為魏銀才年紀輕,思想前衛,肯定會支持他的觀點。今天叫魏銀才來列席會議,就是朱鎮長向李書記提出來的。

魏銀才不好再推托了,但又不知說什麼好,說是完全讚同朱鎮長的意見嗎?又顯得空洞。如言之無物,人家會說他敷衍了事,這樣會使人產生不尊重書記、鎮長或沒有水平的嫌疑。如果順著朱鎮長的意思講,他又並不同意他的觀點。當他急得頭上快要冒汗的時候,突然想起了前幾天看到一本雜誌上一篇關於城市建設怎樣傳承文化的文章。對,有了,他的腦子突然清晰起來,一掃剛才的窘態,清了清嗓子說:“各位領導,我是市政建設的門外漢,如果說得不對,隻代表我個人意見。現在,我就先來個拋磚引玉。各位領導,我們不是經常為我們的王莊鎮是老鎮、古鎮、重鎮而自豪嗎?是的,王莊鎮是江南古鎮。以前我們這個鎮上有小橋,有流水,有牌坊,有清朝、民國時期的古建築、老建築,這些就是我們王莊鎮的特色和文化,我認為王莊鎮的改造要從這些方麵去努力。怎樣努力?我們應該傳承以前的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風貌,恢複原來的建築風格。即使要拆要建,也要在原來的風貌和風格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揚光大,而不是一味追求現代建築的風格。如果一個地方,一個民族,將房子千篇一律地跟風建成現代建築的風格,那就失去了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永恒的雕塑。那麼,我們怎樣來把王莊的音樂奏得更加美妙,雕塑雕得更加有傳承的價值,我認為,這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是我們的曆史任務,也是我們的曆史責任。”

所有與會者一個個瞪大了眼睛看著魏銀才。可以說,他們這些人都不懂建築,大多數人還是第一次聽說城市建設與傳承文化有關。這些隻懂農業或工業的基層幹部,不知道魏銀才哪來這些使人似懂非懂的奇談怪論。說他是奇談怪論,又似乎有些道理。而朱鎮長聽後卻有另一種想法,心想你小魏年紀輕輕,都什麼年代了,腦子還這麼不化,像個小老古董。他想阻止他說下去,正想開口,魏銀才又說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