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人物三題(1 / 2)

校長

我們那學校,六個初中班,雙軌製。十來個教師。沒有傳達室,打鈴看門之類的事兒盡由校長一人擔著。碰著進城開會之類,校長則委托某個教師代著。久而久之,人們都說,校長不像校長。

校長對每件事總不馬虎,哪怕他的頭發。校長四十開外了。一頭黑發出奇的黑,總是理得服服貼貼,一絲不苟。用他的話說:“教師,為人師表,儀表頗為要緊。”

據說,校長讀中學時,不僅英俊,而且是全校聞名的高材生。要不是趕上文化革命,他準會升進大學裏好好念幾年書的。眼下。文憑吃香了,別人都這般說。校長聽了,總是笑笑,“過去的事啦!,,校長在我們學校幹了近二十年了,還是個民辦的。看著從外邊分進來的專科生,目空一切的模樣,有人替校長鳴不平了:“不就多讀兩年書,狂什麼呢?我們校長可是幹了近二十年的!,,

說這話的是“猴三”,也是個民辦教師。大概“同病相憐’,吧。可就憑這句話,“猴三”進了縣城教師進修班,混了不到二年,混到一張“中師函授”證書。“猴三”有了“紅本子”,對專科生們也大有不屑一顧的架勢了。先前,“猴三”就差在“紅本子”上;論工作,“縣教育係統先進工作者”稱號,他是三年不斷,標標準準“三連冠”,全校獨一無二。愛管閑事的終於弄清了緣由,“猴三”是校長妻子那邊拐彎抹角的侄子。

這一年,縣上分下來一個“民轉公”的名額。一校人跑到校長家祝賀。幹了二十年,這回校長轉公辦是轉定了。他買半斤花生米,你買一斤“大麥燒”……為校長開起了“合股”家宴。校長依舊笑笑:“我不吃酒,大夥兒知道。我去看看再弄點什麼下酒。你們喝,你們喝!”

校長那張“民轉公”的表,填上去沒幾天,就刷了下來。“猴三”倒笑嘻嘻地填了張新表格,送了上去。校長平生頭一回沒有關照“打鈴看門”的事,就進了城。他才曉得,這回“民轉公”得“雙合格”:一要有“中師函授”證書,二要受縣表彰過的先進工作者。這回,平日裏滴酒不沾的校長,獨自苦飲了。半瓶“大麥燒”下肚腳步打晃了,反反複複對來人說,“別以為我醉了,老子幹了二十年,到叫‘猴三’那小子,竄到前頭去了。什麼媽的先進,還不都是老子給,給他的!……別以為我說醉話,老子幹了二十年,就盼……”

“猴三”轉公辦了。請了全校教師,自然少不了校長,酒桌上,校長端起酒杯對“猴三”說:“前些天,吃酒說醉話,該罰,該罰!”一仰脖子,臉眼都紅了。

這一年,年終評比,校長沒有再提起誰當先進,倒是“猴三”聰明,提了校長。“知恩不報非君子也。”事後,“猴三”文乎文乎的對別人說。

代課教師

他挺胖,愛吃肉,特別是肥肉。那一頭卷發,看上去像洋人。

他自然是有名有姓,可《東方旭》在學校操場上一放之後,他成了“大個兒的蘿卜,,。碰巧,他又教英語。用我們學校頗為有才的老先生的話說是個“放洋屁的”。於是,同事們正正經經叫起他“大個兒的蘿卜”來了。

他滿不在乎地笑笑。“大個兒的蘿卜”,那洋人,多魁梧!說心裏話,他挺羨慕的。隻是比不來,他是個代課的。

他本該坐到哪所大學讀外語去的。然而,時運不濟。三年考上兩年,都沒能走掉。第一次高考,取了。可他哥打死個老太太,他被說成幫凶,告下了。事實澄清,與他無關,可學校已開課兩個月了。第二次,沒考上。第三次,耍了點竅門,報中專。取了。英語專業。可一封“人民來信”,他希望泡湯了。人家說他報中專,年齡超過了一年。無奈,托一個表哥的關係,到我們學校作代課教師,教英語。

他除了愛吃肥肉之外,便是愛教英語。原先,他教書挺認真的。課程表上一周三節英語,他能教出十二節來。早晚不離校。他的夢在他的學生身上延續。他進校的頭一年,學校初三班打響了。考上了幾個小中專,英語成績在縣城拿了“狀元”。學校結束了三年“光頭”(一個考不取)的曆史。校長頗為感動,拍拍他的肩:“好好幹,不會虧待你的!”他呢,一個勁兒直點頭。

按學校規定,初三畢業班老師因考取生的多少而異,獎金分成。他僅拿人家的一半。他是代課的。校長笑咪咪地拍拍他肩:“有機會轉為民辦教師就好了,好好幹!”他依舊是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