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段(2 / 3)

前線戰事吃緊的消息已經陸陸續續的傳到了鎮上,蘇越為了防止到時候打起仗老百姓連命都不要了,更別說來鋪子裏買米了,特意叮囑盧婉芝不要存那麼多的貨。

鋪子裏的賬本就更不用說了,都是盧婉芝教給他怎麼識賬的。要謹防的就是萬一有一兩個惡漢來鋪子裏滋事怎麼辦,還有官府的人。

這些蘇越讓盧婉芝更不用擔心,縣衙裏的劉捕頭和自己認識,這段時間沒少塞銀子給他,隻要有人來鬧事兒,直接排個夥計去縣衙找他就是了,如果遇見大事兒也不要怕,縣令那裏他也送過銀子,這個是之前的掌櫃的走過來的老路。

鋪子裏以後的路蘇越能夠做的,能夠鋪的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給盧婉芝鋪平了,以後怎麼走就看她自己了,他相信妻子有這個能力,會管好的。

☆、 獨家發表

在蘇越安排這些事情的時候,盧婉芝都是一臉虛心誠懇的聽著,雖然很多是她之前給他說過或者提醒過的,如今從他嘴裏聽來竟然如此動聽。

如果可以,她希望可以聽蘇越講話講到天荒地老。

盧婉芝白天的沉悶和夜晚的瘋狂有天壤之別,仿佛她所有的精力都留在晚上。

這幾天每天晚上她都霸著蘇越的身子,一再的癡纏,而且多為她主動,一晚上要個兩三次都不為過,而蘇越也非常願意配合,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種豔福的。

更重要的是,他心裏清楚為什麼盧婉芝會這麼做,那是濃濃的不舍和眷戀,他何嚐不是如此呢。

兩個悲傷著將要到來的別離的人在夜晚都是異樣的熱情,仿佛要把對方拆了入腹般,這樣才好自己去了那裏就把另外一個帶到那裏,時時刻刻都不分開。

蘇越本來想找一個看門的人,結果去人牙子那裏看了幾個都不放心,於是就在蘇根他們來送自己的當天上午,和他們商量著自己走了之後請他們過來和盧婉芝一起住。

他有想過是不是可以請盧家的人過來住,但是一提出來就被盧婉芝反對了,說村子裏待著還是更放心些,如果可以住鎮上,盧勇早就舉家搬過來了。

當著盧家一家人的麵,王氏第一次覺得在親家麵前抬起了頭,這鋪子可是自己小兒子和朋友合夥開的,看看經營的多好。

作為唯一知道真相的蘇根,看著自己媳婦有點得意,也沒有去阻攔,王氏因為小兒子要去從軍的事情已經在家哭了好幾通了。

蘇根隻考慮了一下子就同意了,正好大兒子蘇楚也在,就說剩下的那三畝地也給他種了,等蘇越回來再要回來,這期間地裏的莊稼收成都歸蘇楚,隻每年要送兩百斤大米給蘇根老兩口。

蘇楚和趙氏本來因為蘇越去從軍就剩下了幾十兩銀子,心裏正感激著呢,對於蘇根的提議點頭同意了。

蘇楚所在的布莊在農忙的時候是會給沐休的,畢竟那個布莊經營的布匹成色屬於中下,顧客也多以村子裏的莊稼人為主,所以農忙的時候他們鋪子買賣也不好。

如果蘇根夫婦來鎮上和盧婉芝一起住,蘇越的心就放下來了,他們兩個來了一個可以看家,另外一個也可以互相照顧。兩全其美。→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盧勇也很讚成蘇家老兩口過來幫著盧婉芝,他現在更多的精力放在州府裏的那家胭脂鋪裏,而且還有兒子盧文軒的學業上。過了夏天就讓他來鎮上的鎮南書院來讀書,到時候也來和盧婉芝偶爾做個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