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稱呼,不知道是由誰先發明的,可是現在,他的戰友們都這樣叫他,因為沒有比這更貼切的稱號了,在袁朗十年的試飛生涯中,曾經遭遇過不計其數的險情,然而一次又一次的,他都以自己高超的駕駛技術,從死神的魔爪中帶著他心愛的戰機逃了出來。
在試飛新機的過程中,他甚至為中國軍人創造了沒有摔壞一架試驗樣機的奇跡。
曾經無數次,死神向他發出了陰森的冷笑——
1)生死驚魂一瞬間
2XXX年5月16日下午2時
袁朗在駕駛我軍某新型戰機進行試飛科目的時候,忽然間飛機失去了控製,向右側劇烈偏轉,同時機頭向右上方仰起,一瞬間進入倒扣的狀態,此時飛機距地麵高度不過500米。
袁朗的身體倒吊在座椅上,他拉杆,蹬舵,但飛機沒有任何反應,相反,橫向擺動越來越大。飛機以極大的加速度驟然下降到350米,此時,他還有一次跳傘的機會,錯過這一個瞬間,再過不到十秒,飛機就會一頭栽到在地麵上。然而,在這樣生死攸關的緊要關頭,袁朗的腦子裏隻有個念頭:保住飛機,保住數據!他急中生智,果斷地切斷飛機的電傳操縱係統。奇跡出現了,飛機好像是一下子平靜下來,終於恢複了操縱,袁朗毫不遲疑,將倒扣著的飛機翻轉過來。
而此時,飛機距地麵高度隻有150多米。
這是一次隻有不到十秒鍾的險情,從開始到結束,不到短短十秒鍾,十秒鍾,一點點的疏忽和閃失,價值數億的實驗樣機和上萬名研究人員的心血數據就會化為灰燼。然而,袁朗用他堅定不移的信念和精湛的駕駛技術,保住了飛機,保住了實驗的數據。
由於險情來得太快太突然,地麵的技術人員甚至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危機的發生,袁朗與死神擦肩而過之後,平靜的將飛機降落在跑道上,他坐在跑道邊休息了會,喝了一杯水,半個小時之後,又按照原計劃,架著他戰機飛上了藍天。
一小時之後,研究人員在電腦上分析剛才得到的數據,可怕險情展示在眾人麵前,所有人都驚呆了,可是這時天空中傳來雄鷹的轟鳴。
“剛剛發生了這樣的險情,袁朗,他居然又飛了?”一個工作人員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2)生死極限等閑過
2XXX年11 月24 日下午3時
這是我軍某新型戰機最後一次進行“低空大表速”試飛。↘思↘兔↘在↘線↘閱↘讀↘
“低空大表速”是指飛機在低空中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這項科目的危險性在於,飛機可能毫無征兆地出現顫振,並在2秒內解體,試飛員根本不可能跳傘求生。其他國家在飛機試飛中,僅在這一個科目上就損失過多位試飛員。然而,這也是對飛機結構強度的可靠性和顫振特性最有力的檢驗,是飛機定型的必飛課目。
這,又是一柄死神的魔杖,可是袁朗卻決心要用他過硬的心理素質和飛行技術來從死神手中奪寶。
他與工程技術人員密切的合作,製訂出詳細的飛行計劃,一點一點的提高速度,每一次,工程師們都是眼含著熱淚看他登上戰機,因為沒人有知道,他還能不能再回來。而這天,是最後一次的飛行,最危險,最可怕的難關。
袁朗往常一樣的平靜,他向每一個人揮手告別,駕駛雄鷹直插藍天。
在一萬二千米的高空,他打開加力向下俯衝,飛機急劇的下降,他感覺到全身的血液都在往頭上湧,身體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然而,飛機的速度還在繼續增加,他開始以超音速俯衝,中國飛機的最大表速轉眼間就被他拋在了身後,試飛的標準數據已經拿到,可是他卻毅然的選擇了繼續加速,挑戰飛機和自己身體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