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
社會民主黨反對任何階級司法和黨派司法,並主張建立一種充滿社會精祌的法律製度和司法,並由選舉產生的陪審員對所有各級司法部門起決定性協助作用。
它特別要求:
在民法中,財產權置於社會公共權利之下,簡化離婚手續,婦女與男子的平等地位,非婚生兒童與婚生兒童的平等地位。
在刑法中,擴大對人身及社會權利的保護。以教育個別人和保護社會的原則代替報複的原則。廢除死刑。
在刑事訴訟中,恢複刑事陪審法庭,並將其職權特別擴大到攻治和報刊案件方麵。在一切刑事案件中允許上訴,取消一切損害辯護的規定。
在審理中保護被拘捕人免受官方侵犯。除當場捕獲的情況外,隻能根據法官的命令逮捕,在對拘留提出申訴時進行口頭審理。
在刑事判決的執行中,應根據全國性法律按照人道主義精神和教育原則作出規定。
社會政策
為了保護工人、職員和公務員,提高廣大群眾的生活水平,要求:
保護結社和罷工的權利。婦女在職業工作上的平等權利。禁止學齡兒童從事任何職業勞動。
以法律規定一個工作日至多8小時。對於青年和在對健康和生命具有較大威脅的企業中的工人要縮短這個時間。限製夜工。每周至少42小時的不間斷的休息。每年要有支付工資的假日。
失業救濟工程完全交給工會負責安排。
同家庭手工勞動的弊病作鬥爭,目標是在廣泛救濟有關人員的條件下完全消除它。
通過工商業檢查機構對一切企業、工廠進行監督,應吸收工人和職員作為這一機構的公務員和代理人而把它改造成一個國家機構。
保證勞資協定的法律效力,並通過官方調解機構幫助簽定這種協定。
與普通司法權分離的獨立工人法庭。
統一的勞動法。
社會保險一元化,直至把它改造成全麵的人民救濟事業。把喪失勞動能力和失業者包括在內。
在人民福利事業領域、特別是在教育、衛生和經濟救濟方麵采取廣泛的、預防性的、救治性和準備性的措施,對福利事業根據全國性法律作出統一的規定,保證工人階級參與它的執行。
促進國際條約和立法。
文化和教育政策
社會民主黨努力取消有產者的教育特權。
教育、訓練、研究都是公共的事業。它的進行應由公共的資金和機構來加以保障。免費就學,免費的教學和學習用具,對學生的經濟補助。
公共的教育、訓練、培養和研究機構都是世俗的。應反對教會、宗教和具有固定世界觀的團體對於這些機構施加任何公法性的影響。國家與教會分離,學校與教會分離,世俗的中小學、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公共資金不得用於教會和宗教目的。
統一建設教育事業,各年級都應把勞動課和腦力勞動密切聯係起來。
通過男女教師對男女學生進行共同的教育。
在高等學校統一培養師資。
財政與稅收
德國社會民主黨要求實行一次徹底的、全麵的財政改革,它應以出處征稅和按經濟支付能力確定稅收負擔的原則為依據。特別要:
改善所得、財產和遺產稅製度。
實行平等的和統一的稅金估定,並公布稅收表。特別要通過強製性的帳簿檢査和企業檢查來有效地追究逃稅漏稅。
對隻夠社會最低生活水平的收入免稅。對大眾消費品最大程度地減稅免稅。取消營業稅。
公共權力機構參與資本主義工廠企業的投資和管理。
經濟政策
德國社會民主黨在反對資本主義製度的鬥爭中要求:
使土地、礦藏和作為能源的自然力資源擺脫資本主義的剝削,轉而為社會服務。
發展經濟委員會製度,使它能在保持與工會緊密合作的條件下行使工人階級的參與決定權。
國家對於資本主義利益集團、卡特爾和托拉斯的監督。
鼓勵在工業和農業中提高生產。
鼓勵移民事務。
通過長期貿易協定廢除保護關稅製度。以建立各民族之間的自由的商品交換和經濟合作。
在避免官僚化的條件下發展國家、各州和公共機構的企業。鼓勵目標不在於贏利的合作社和公共福利企業。
鼓勵公共福利住宅建築。通過公共立法確定租賃權利。反對建築方麵的重利盤剝。
國際政策
作為社會主義工人國際的成員,德國社會民主黨在同全世界工人的共同行動中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進攻,為了實現社會主義而奮鬥。
它以全部力量反對任何加劇民族間矛盾和任何威脅和平的行動。
它要求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並要求由強製性的仲裁法庭消除爭端。
它讚成民族自決權。支持少數民族的民主和民族自治的權利。
它反對剝削殖民地民族,反對用暴力摧毀他們的經濟形態和文化。
它要求國際裁軍。
它讚成由於經濟原因迫切需要建立的歐洲經濟統一體,讚成建立歐洲聯邦,以便由此實現各大洲各民族利益的團結一致。
它要求國際聯盟民主化並把它改進成為和平政策的一個有效工具。
(譯自《德國社會民主黨綱領文件彙編》,狄茨出版社,柏林一波恩1984年德文版,第215—224頁。張世鷳譯殷權棄校。)
1934年索巴德布拉格宣言
革命社會主義的鬥爭與目標——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政策。
納粹主義強加給德國和世界的專政已經一年了。德國的反革命的勝利已從根本上改變了德國工人運動的本質和任務。在整個法西斯主義國家裏人民忍受著奴役、毫無法律保障。在革命鬥爭中以自由的權利來消滅奴役,以社會主義製度來克服毫無法製狀態是德國工人運動的任務。
1 革命鬥爭的條件
在反對納粹專政的鬥爭中是不容采協的,絲毫沒有改良主義與合法性的地位。奪取國家政權,鞏固並保衛這一政權以實現社會主義社會,這是唯一決定社會民主黨的策略和目的。這個策略就是要運用一切服務於這個目標的手段去推翻專政。
革命鬥爭要求有革命的組織。舊的形式、舊的機構已不複存在,而使之重新恢複的企圖與新的鬥爭條件是不相適應的。由富於犧牲精神的戰士所建立的新的組織形式必須出現。我們是被迫選擇這些形式的。故人還在憑借他們在金錢上的優勢和手段的殘忍來確定行動的規律。處在經擠上、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恐怖的極其可怕的壓力下的德國社會本身的形勢也還在為我們確定行動的規律。組織起來了一些小組,它們必須通過代價很高的經驗來學會工作的技術——這是革命者中的精華。
當法西斯內部的矛盾、資本主義中不斷激化的階級矛盾發展起來的時候,當不滿和失望動搖著納粹統治的群眾基礎的時候,當反抗的浪潮出現、自發的群眾運動開始的時候,革命優秀分子的任務就是加深群眾對矛盾的認識,引導他們的發展,影響他們去確定目標,擴大聯合並把革命組織發展成群眾性的組織。
為了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國外領導從一開始就致力於促進革命組織的發展並運用它的力量和經費去完成這個任務。在德國本土,恐怖壓迫使地下工作十分分散。在德國本土,分工是不可避免的,隻能通過領導機構的活動把這些工作聯合起來。任何一個小組都受到支持和鼓勵,隻要它的革命精神保證它的活動在工人階級統一的範圍內服從於推翻納粹專政的目標,都受到支持和鼓勵。領導在這樣做時認識到,它需要同地下小組的領導者保持經常的合作與討論。
2 群眾運動的目標
組織是革命鬥爭的工具。革命鬥爭的條件是什麼,它的目標是什麼呢?
鬥爭的條件和目標是不能隨意確定的。它是從日益尖銳的資本主義社會矛盾中,從納粹反革命的實際情況中產生出來的。
我們要問,在法西斯製度下工人階級必須為什麼進行鬥爭?
他們將被迫進行什麼樣的鬥爭?
納粹主義在它的理論中否認階級鬥爭,但它的實踐卻使階級鬥爭變得極其殘酷它的統治意味著把社會矛盾提到空前的尖銳程度,就象用強力關上所有的汽閥對鍋爐重新加熱一樣。它壓迫一切工人和職員的組織,全麵剝奪它們的權力,把它們交給大資本去專橫處置,而專政正是使國家權力為大資本的利益效勞的。力量對比的這種片麵變化以生活水平的不斷惡化威脅著工人,而經濟政策又加大了這種威脅。這種經濟政策使廣大群眾的所有生活必需品價格都在上漲,使出口工業中的就業越來越受限製。金融政策也加劇了這種威脅,使群眾的負擔加重,把從他們那裏榨取的貢品的越來越多的部分送給某些得到政權寵愛的階層。這就迫使群眾為保障和改善自己的物質生存而進行鬥爭。但任何工資運動都被禁止,任何罷工都成了政治上的叛逆行為!
在這種形勢下必然產生恢複結社自由和重建作為工人利益代表者的社會鬥爭組織的要求。而工人如果沒有集會自由、聯合自由和出版自由,他們的結社自由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從工人必不可少的需要出發,產生了對政治權利的要求,產生了爭取他們的民主運動自由的鬥爭。
在失業大軍中,隨著失業的持續,反抗這個拒絕給他們工作權利的社會的鬥爭在增長,他們對於重返生產過程和建立那種經濟製度的要求也加強了,這種經濟製度不再使勞動者與失業者互相分離,而是要給所有具有勞動能力的人以同等的工作機會。這些受到專政欺騙的失業者的運動直接針對著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
用一切力量促進保障勞動者的生活水平和使失此者重返生產過程的鬥爭,擴大進行鬥爭的工人,使鬥爭者認識到這些鬥爭同推翻專政的目標之間必然的內在聯係,這是革命工作的一個首要任務。
為了重新有可能開展作為群眾運動的工人運動,重新把社會主義的解放鬥爭作為群眾本身的自覺鬥爭來進行,必須奪回民主極利。但任何民主權利都會成為對專政繼續存在的一種威脅。因此爭取民主的鬥爭將發展成為徹底推翻納粹國家權力的鬥爭。
這場鬥爭隻是奪取整個國家權力的革命的過渡階段。如果沒有特殊的外部災變使暴政顛覆,那就隻能用暴力戰勝,通過革命鬥爭的勝利來推翻暴政。如果一個堅決的、為激進的鬥爭思想所鼓舞的、由一批富有經驗的先進分子所領導的革命社會主義政黨利用一個客觀革命形勢的條件,暴政是能夠被推翻的。它隻能被群眾自身的行動推翻。
3 政權的行使
這一奪取政權的方式決定了它的行使方式。
在為了推翻專政而進行的困難的、充滿犧牲的、痛苦的鬥爭中,工人運動本身充滿了激進的毫不妥協的思想。1918年的政治變革是在一個通過戰爭和對人民群眾的強烈民族主義煽動而引起的反革命的發展時期結束時發生的。不是通過工人階級有組織、有準備、自願的革命鬥爭,而是通過戰場上的失敗消滅了君主政府。社會民主黨作為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有組織的力量,未經反抗而獲得國家領導地位,它從一開始就同資產階級政黨、舊官僚、甚至同改組後的軍事機構分享了這個地位。它把舊的國家機構幾乎毫無變動地接受下來,這是戰爭期間迷失方向的德國工人運動所犯的嚴重曆史性錯誤。
新的形勢排除了任何重蹈複轍的情況。革命群眾戰勝納粹敵人後將建立一個強大的革命政府,它將受到工人的革命群眾政黨的支持和監督。這個政府首要的和最高的任務就是保證勝利了的革命掌握國家權力,鏟除任何反抗可能性的根源,使國家機關變成人民群眾的一個統治工具。
因此,革命政府必須立即實行各種深刻的政治和社會措施以持久地、全麵地剝奪失敗了的敵人和權力。它要求:
任命一個革命法庭。
以破壞憲法、殺人和通過否認公民權利而剝奪自由的罪名審判政治犯及其政治同謀者和幫凶、官僚和法官。
廢除法官不可免職的規定。
任用革命政府所信任的人擔任所有重要的司法職務。
通過加強陪審人員來根本改造司法機關。
清洗官僚隊伍,立即重新安排一切領導職位。
組織一支可靠的軍事和警察力量。
徹底更新軍官隊伍。
廢除納粹專製政府一切限製工人自由的法律和法令。
不分種族和宗教,實行充分的、公民平等權利。
教會與國家分離。
取締任何反革命宣傳。
通過革命政府立即頒布必要的社會、經濟和財政法律。
必須保證粉碎舊的政治機構的行動不致受到這一機構迄今的社會基礎的反抗。這要求:
立即無償沒收大地產。森林歸國家所有和國家管理。耕地歸農業工人組成的、得到國家資金充分支持的、有生命力的農民墾殖區和合作社企業經營。
立即無償沒收重工業。
帝國銀行歸國家所有和管理。
由國家指定的領導機構對大銀行實行社會化並予以接管。
隻有在革命政權得到保障和資本主義一封建主義的反革命政治權力地位遭到徹底粉碎之後,才能開始通過成立一個人民代表機構來建設自由國家的事業。人民代表機構由各選區根據普遍、平等、直接、秘密的選舉權產生。第一次選區的劃分由革命玻府公布。
人民代表機構以絕對多數(必要時可舉行複選)選出全國家政府首腦,任命部長。直至選舉結束之前,革命政府要仍行使職權。
通過在劃分成地區的統一國家內部實行真正自由的自治來粉碎集中製國家絕對權力的專製製度。要在政區內為學校、福利、司法和稅收事業建立自治團體,官員要對這些團體負責。
4 經濟革命
工人階級在新國家中的任務是運用已經獲得的國家權力以社會主義方式組織經濟。重工業、銀行和大地產的社會化並不是終點,而隻是把資本主義社會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出發點。
社會主義的經濟組織將消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無政府狀態。它由此消除經濟危機與失業。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代替無計劃的資本主義經濟。滿足不斷增長的需要的努力代替資本主義追逐利潤的企圖。有計劃的提高生產力。生產與消費的均衡發展代替通過節省勞動力來提高利潤的那種無規則的合理化,代替以犧牲消費來無規則地膨脹生產機構。各個生產部門相互協調一致的發展代替它們彼此之間毀滅性的鬥爭。
領導這個改造的是最高層的社會主義計劃製定機構。它是指導全部經濟。它特別負有以下幾項任務:
為整個經濟的發展製定經濟計劃。
在生產者、消費者和國家的合作下,為各經濟部門的國有化建立一個管理組織,準備繼續對資本主義統治的經濟部門實行社會主義化,通過控製資本投放和企業貸款來調節生產的提高和先進技術的采用。
調整已經社會化的那部分經濟同市場經濟之間的關係。
首先要考慮對以下經濟部門實現社會化和統一領導:
信貸部門(但要維持和促進取業和手工業合作社的自治)
保險業。
重工業。
大的化學工業。
負責貨運和客運的公共交通。
動力供應(煤氣和電)。
5 社會革命
社會主義社會消滅了資本的剝削所有製。它保護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勞動所有製。它意味著不斷地提高生活水平,並因此意味著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產品更加容易銷售。它使農村和城市的勞動所有製擺脫農業及工業大資產的壓迫,擺脫銀行資本的優勢力量。它通過對信貸製度的控製,以必要的企業貸款為中間等級保證充足的、便宜的供應。它把老年、傷殘、疾病救濟擴大到農村和城市的中間階層,從而加強對他們的生存的保障。農業政策擺脫了大地產的強大影響,鼓勵農民經濟培育和充分采用改良品種,通過國家的土壤改良來改善其土地,創辦足夠的教育事業,以此來使它不斷地提高生產能力。
對生產的革新和監督提高了從事技術工作和領導工作的職員的勞動的重要意義,在社會主義經濟中,企業也需要一個分成不同層次的合格的領導機構。這些領導機關擺脫了資本主義的統治,轉變成集體的工作機構,這就使它們的工作有了新的內容和新的尊嚴。
廢除教育特權。在統一的學校中,正在成長的一代不僅為未來的職業,而且為了在自由的社會主義共同體中履行他們的任務而受教育。升入高一級的學校僅僅根據才能和天賦,並不考慮出身。教學和學習用具在一切階段都是免費的。
社會主義社會恢複思想自由和科學自由,保障文化工作和藝術不受官僚權力和教會權力的幹涉,把不可剝奪的權利和人的尊嚴歸還給個人。
社會主義的經濟革新不僅是一件物質方麵的事情。它本身是現真正的自由、平等、人的尊嚴和個人充分發展這一最終目標的手段。迄今為止勞動對一些人來說是發財致富的源泉,對另一些人來說是為了維持窮苦生活而進行的鬥爭,它現在變為一種擴大社會福利的社會服務。群眾不再是為了從生產資料的壟斷占有者那裏爭取一塊可憐的生活空間和隨時受危機威脅的生存而工作,而是為了在更加幸搞的條件下塑造社會主義的未來,實現更加崇高的目標而工作。有計劃地領導技術進步將極大地提高人類勞動的生產率。危機的消除將使社會搞利不斷増長。由此才有可能盡量地縮短工作時間,尤其是把人類從每天為維持生活、尋找工作的物質操勞中解放出來,這就會使社會主義共同體的所有成員都能夠分享文化財富,學習科學知識和享受藝術。一種新的公共意識、一種新的生活觀念、一個為了發展全部能力的新的競賽將發展起來:這是社會主義的思想,新的社會將堅如磐石地在這思想中確立起來。
隨著社會改造接近於完善,隨著專製國家機關被自治所代替,若幹世紀以來國家與社會之間的對立將會消失。依靠軍隊、官僚和司法對臣仆進行統治的權力國家將為社會的自治所取代,在這個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有參加共同任務的職責。意味著專橫獨斷和無責任製的領導原則和黨內等級製度將為自由的人們履行社會任務的責任心所取代。暴政被人民自由的自決取代,壓迫將讓位於所有同胞社會權利和社會義務的平等。人類將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
6 裁軍和戰爭危險
納粹專政使德國陷入野蠻和殘暴,使德意誌民族蒙受很深的恥辱。但希特勒的統治不僅是對於德國的恥辱和威脅,它還意味著對所有其它民族的自由和文明的暴力威脅。專政使泛德意誌民族主義的種族狂和霸權欲達到極點。它用軍國主義的侵略思想毒害青年,它把全部精神和物質的手段投入狂熱的擴軍備戰。它公開宣布它的戰爭目標:要用一種新的大區政策在東方建立新的殖民地。要把一切原屬“德意誌民族的地區”並入法西斯帝國。但獲勝的專政對各個民族的威脅比領土損失更加嚴重,它要按照德意誌法西斯的本性改造世界。如果說,一次具有無止境地日益完善的破壞手段的新戰爭意味著對於文明的一種毀滅性的威脅,那麼各種法西斯專政的勝利就意味著要使它們在國內的奴役和殘暴永長存並把它擴展到世界的其餘部分。
德國民主派同西方偉大的民主派結成同盟,作為組織和保障和平的手段,提出了權利平等的要求。專政歪曲這個耍求,以便為它的戰爭意圖而加以濫用。專政提出這一要求,是為了在軍事上已經加強的情況下力爭進一步加強。它提出這一要求,是為了能夠作為強大的同盟夥伴而結成新的聯合,以實現它的強權政策的目標。德國專政的這種對外政策意味著對和平的不斷威脅並從而意味著強迫進行的軍備競賽。專政通過無恥地破壞憲法、通過導演國會縱火案奪得了政權,通過罪惡的恐怖和無恥地篡改權利和法律來維持政權,正因如此,它不能為遵守國際條約提供保證,它一旦認為撕毀條約有好處,它就會立即撕毀。
希望通過戰爭來推翻暴政,這不是社會民主黨人的任務。不如說,他們的任務是阻止戰爭。因此,他們譴責對希特勒德國的一切軍事妥協。他們提醒全世界的工人政黨:不要低估德國納粹主義的危險。要民主派的權利平等,但絕對不要這個好戰的專政的擴軍備戰!不給這個製度一個人、一文錢,這是德國社會民主黨人的口號,也必須是社會主義工人國際的口號。保障和平與保衛各民族的自由並不要求軍事上的妥協,而是要求再次裁軍、解除武裝並解散衝鋒隊、黨衛軍的隊伍。
今天,在工人政黨影響下的民主派的堅定和保持警惕的決心是仍舊能眵阻止戰爭的,如果說盡管如此它仍然爆發了,那麼德國社會民主黨人將以毫無改變的勢不兩立的仇恨與暴政相對抗。德意誌民族的統一和自由隻有通過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才能實現。
社會民主黨人將堅決反對來自外部的任何利用德國暴政在戰爭時崩潰的機會來肢解德國的企圖。他們將不承認任何把德國引向四分五裂的和平,這種和平意味著阻礙德國自由地發展經濟的可能性。
7 革命社會主義的統一
隨著整個國家的勝利,它的消亡問題也以毫不容情的明確性被提了出來。回答是:全麵的革命,道德的、思想的、政治的和社會的革命。
在這場鬥爭中社會民主黨將力求同一切反法西斯階層結成一個陣線。它將號召被納粹分子的許諾所欺騙的農民、小手工業主、商人,它將號召在目前的政權下忍受過去不能想象的程度的壓迫和屈辱的知識分子,號召他們同工人階級一起進行共同的鬥爭。
我們指明了道路,我們指明了鬥爭的目標。工人運動中的意見分歧已被敵人本身消除。分裂的理由已成為微不足道的了。推翻專政的鬥爭不能不用革命方式進行。無論是社會民主黨人、無論是共產黨人、還是無數分散的小組的成員,隻要是專政的敵人,由於鬥爭本身的條件都成了同樣的社會主義革命者。工人階級的統一是曆史本身強加給我們的。
德國社會民主黨的領導知道,它因此應當擺脫任何宗派主義的封閉性,它認識到自己的使命是把工人階級聯合在一個革命社會主義的政黨之內。它準備支持所有進行反對專政的鬥爭,而不是進行反對其他黨派的鬥爭的小組的地下工作。它同樣使自己的報紙、雜誌和出版物向一切關於革命社會主義取得政權和維護政權的問題的討論開放,這是出於這樣的信念:隻有通過共同的思想工作,工人階級統一的、革命的、社會主義意識才能產生。但是它不允許自相殘殺,不允許為了如此利用尚未獲得的勝利的問題而使工人階級的分裂永世長存,而這種分裂是對於專政的最可靠的保護。
納粹當權者吹噓自己已經消滅了革命的社會主義工人運動,已經根除了自由思想。他們作為勝利者向被壓迫者進行了殘酷的報複。但他們的即資本主義勢力的勝利愈大,他們未來的失敗就將更加慘重。資本主義的發展本身創造了自己的掘墓人,今天的凱旋就是明日的覆亡。
我們為了偉大的不朽的人類理想進行著反抗法西斯暴行的鬥爭。自從中世紀的束縛消滅以後,我們就成了偉大曆史發展的支柱,我們是不朽的文藝複興和人道主義傳統的繼承者,是英國和法國革命的繼承者。我們不願意過喪失自由的生活,我們要努力爭取自由,這是沒有階級統治的自由,是直至完全消滅了人對人的一切剝削和一切統治的自由!
犧牲者的鮮血不會白流!
德國工人,你們可以失掉的隻是奴役的鎖鏈,而獲得的卻是自由和社會主義的世界!
德國工人在消滅納粹專政的革命鬥爭中聯合起來!通過自由實現社會主義,通過社會主義實現自由!德國革命社會民主黨萬歲!國際萬歲!
(譯自《德國社會民主黨綱領文件彙編》,狄茨出版社,柏林一波恩1984年德文版,第225—238頁。張世鵬譯故敘弈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