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社會民主黨的曆史任務是:在有階級覺悟的無產階級的革命解放鬥爭中,充當它的旗手。獨立社會民主黨以蘇維埃製度為基礎。它支持蘇維埃爭取經濟與政治權力的鬥爭。它力求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大多數的代表的專政,並把這個專政當作實現社會主義的必要前提條件。隻有社會主義才會消除任何階級統治,消除任何專政,創造真正的民主。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獨立社會民主黨利用一切政治的和經濟的鬥爭手段,包括利用議會手段。它譴責無計劃的暴力行動。它的目的不是消滅個人,而是鏟除資本主義製度。
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的最近要求如下:
(1)把蘇維埃製度寫入憲法。蘇維埃在立法過程中,在國家和市鎮的管理中以及在企業中起決定作用。
(2)解散全部舊軍隊。立即解散由誌願軍團組成的雇傭軍。解除資產階級的武裝。建立一支由有階級覺悟的工人組成的人民武裝。人民武裝實行自治,軍官由全體士兵選舉產生。取消軍事審判權。
(3)必須立即開始對資本主義企業實行社會化。必須立即在礦山和能源部門(煤礦、水力、電力),在集中的鋼鐵生產及其它高度發達的工業部門,在銀行和保險業部門,實行社會化。大地產和大森林必須立即轉為社會所有。社會的任務是:通過提供一切技術和經濟上的幫助,以及通過加強合作社,使全部經濟企業達到最大的生產能力。在城市,私有土地必須轉變為公共財產,必須由市鎮自己承擔責任建築足夠的住宅。
(4)行政機關和法官由人民選舉。立即任命一個國家法庭,它必須追究發動世界大戰和阻止及早實現和平的罪犯們的罪責。
(5)必須全部剝奪在戰爭中增加的財產。所有較大的資產必須將一部分交給國家。此外,公共支出費用必須通過征收累進的所得稅、財產稅、遺產稅來獲取。必須宣布戰爭貸款作廢,但對貧困者、公益事業協會和機構及市鎮政府應給予補償。
(6)擴大社會立法。保護和照顧母親和兒童。必須保障戰爭造成的寡婦、孤兒、傷殘者能無憂慮的生活。必須把有產者多餘住房交給缺房者使用。根本改革公共衛生事業。
(7)國家和教會分離,教會和學校分離。設立世俗性質的公立單一製學校並在其中實行社會主義的教育原則。每個孩子有權受到符合其能力的教育並獲得為此所需的各種條件。
(8)以公共法律規定由各市鎮聯合機構負責對廣告和廣播事業實行壟斷。
(9)同一切民族建立友好關係。立即同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和波蘭建立外交關係。在革命的社會主義政策的基礎上,以齊美瓦爾德和昆塔爾國際會議的精神重建工人國際。
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相信,通過它力爭達到的全部充產階級力量的聯合,無產階級的全麵、持久勝利會更快地到來並得到保證。但是,在口頭上和行動上承認本宣言的原則和要求是工人階級統一的必要前提。
(譯自《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1919年3月2—6日柏林非常代表大會會議記錄》,1919年柏林德文版,第3—4頁。
陳玉國譯殷敘弈校。)
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行動綱領
(1919年11月30日—12月6日萊比錫非常代表大會通過)
無產階級革命有兩大階段:奪取政權的鬥爭和在資本主義向杜會主義過渡的時期保衛政權。
工人階級的解放隻能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業,因為所有其它的階級,盡管彼此利益相互矛盾,都是立足於生產資料私有製的摧礎之上,維持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全世界工人階級的利益是一致的。隨著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擴展,任何一個國家的工人的狀況愈來愈同其它國家的工人狀況相依賴。因此工人階級的解放要求全世界工人的國際團結和共同鬥爭。基於這種認識,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感到並聲明自己是同所有國家有階級覺悟的工人一致的。全世界有階級覺悟的無產階級要用國際社會主義對抗帝國主義的資本主義。
無產階級奪取政權是工人階級解放的開端。為了進行這一鬥爭,工人階級需要毫無保留地站在革命社會主義立場上的獨立社會民主黨人,需要承認真正的無產階級階級鬥爭並應改造成進行社會革命的鬥爭組織的工會,也需要革命的蘇維埃製度來團結工人進行革命行動。
獨立社會民主黨站在蘇維埃製度的立場之上。它支持一切這樣的努力:在奪取政權之前就建立蘇維埃組織作為爭取社會主義的無產階級鬥爭組織,在這個組織中把一切體力和腦力勞動者團結起來,為實現無產階級專政而訓練他們。
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統治組織將隨著無產階級奪取政權而被摧毀。政治的工人蘇維埃將作為無產階級統治組織而代替它們。
政治的工人蘇維埃把立法與行政集於一身。它的發揮作用就意味著對資本主義國家行政機構包括鄉鎮機構的改造和重新組織,還意味著實現工人階級的自主權以及他們為了消滅任何階級統治而團結起來。獨立社會民主黨用政治蘇維埃製度基礎上的無產階級統治對抗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組織,用革命的蘇維埃代表大會對抗體現資產階級權力意誌的資產階級議會。經濟蘇維埃製度將把資本主義的經濟無政府主義改造成有計劃的社會主義經濟。
為了消滅資本主義和實現社會主義社會,要采取以下措施:
1.解散一切反革命軍隊,解散一切民間的軍事和警察隊伍,即城鄉居民武裝、技術救援組織、警察部隊,解除資產階級和地主的武裝,建立一支革命軍隊。
2.把生產資料私人所有製改造成為社會所有製。在以下範圍即銀行及保險業、礦山和能源——煤、水利、動力、電力等部門,集中的鋼鐵生產、運輸和交通業以及其它高度發展的工業部門立即實行社會作。
3.大土地所有製和大森林立即轉歸社會所有。對所有的農業企業通過提供一切技術和經濟援助手段,通過促進合作社,使其達到最大的生產能力。開墾荒地。
4.在城市和以工業為主的市鎮把土地的私人所有製轉為公共所有製。由市鎮負責營造足夠的住宅。
5.有計劃地整頓食品業。
6.所有公共衛生保健業實行社會化。
7.一切公共教育和培訓機構實行社會化。建立公立的單一製世俗性學校。學校要實行社會主義教育學原則,要把教育與物質生產結合起來。
8.宣布宗教是私人的事情。教會同國家完全分離。宣布教會和宗教團體是私人性聯合組織,它們的事務由自己安排。
9.實行社會主義的稅收政策,通過累進的所得稅、財產稅和遺產繼承稅來支付一切能由稅收承擔的公共開支。取消一切間接稅、關稅和為了一些享有特權的少數人的利益而犧牲無產者利益的其他經濟政策措施。
10.廢除一切在公共和私人關係上偏袒男子、歧視婦女的法律。
11.對宣傳和廣告業實行由公共法律規定的壟斷並委托市鎮聯合機構負責。
12.根據社會主義原則改造整個公法機構。
13.一切有勞動能力的人都有勞動的義務。實行維護勞動力的保護措施。
14.同一切民族建立友好關係。立即著手準備同各社會主義共和國結盟。
無產階級專政是消滅一切階級和取消任何階級統治、獲得社會主義民主的一個革命手段。隨著社會主義社會的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即將結束,社會主義民主將充分發展。
要按照蘇維埃製度組織社會主義社會。在社會主義社會中蘇維埃製度將在其最深刻的意義上發揮最大的效用。蘇維埃製度的最深刻的意義在於:工人作為經濟的支柱、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文化的推動者也必須成為對一切法律機構和政治權力負有責任的支柱。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獨立社會民主黨要有計劃地、係統地同革命工會和無產階級的蘇維埃組織一起運用一切政治的、議會的和經濟的鬥爭手段。最重要的、決定性的鬥爭手段是群眾行動。獨立社會民主黨拒絕個別集團和個人的暴力行動。它的目標不是毀滅生產工具,而是消滅資本主義製度。
獨立社會民主黨的曆史任務是賦予工人運動以內容、方向和目標,使革命的無產階級在他們爭取社會主義的鬥爭中成為領導者和旗手。
獨立社會民主黨堅信,通過它努力追求的無產階級群眾的團結,定會加速並保障無產階級全麵,持久的勝利。出於這一意圖,獨立社會民主黨也要努力建立一個全世界工人的革命的、有行動能力的國際。
在口頭和行動上承認這個綱領的棊本原則和要求是工人階級統一的前提條件。
隻有經過無產階級革命才能消滅資本主義,實現社會主義並由此使工人階級獲得解放。
(譯自《德國社會民主黨綱領文件彙編》,狄茨出版社,柏林一波恩1984年德文版,第201—206頁。張世鵬譯殷敘弈校。)
德國社會民主黨綱領
(1921年格爾利茨黨代表大會通過)
德國社會民主黨是城鄉勞動人民的黨。它力求使一切依靠自己勞動成果為生的體力和腦力勞動者在共同的認識和目標下團結起來,為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而共同奮鬥。
資本主義經濟把被現代技術極大發展了的生產資料的主要部分置於相對一小撮大占有者的統治之下。它使廣大工人群眾與生產資料相分離,變為一無所有的無產者。它加劇了經濟上的不平等,使生活富裕的極少數人同貧窮困苦的廣大階層相對立。它因此使爭取無產階級解放的階級鬥爭成為曆史的必然,成為道德的要求。
世界戰爭和戰爭結束時強迫締結的和平條約進一步加劇了這個過程。它加快了企業與資本的集中,加深了資本與勞動之間、富與貧之間的鴻溝。在工業、銀行業、商業和交通中開始了一個兼並與融合、卡特爾化與托拉斯化的新階段《軍火供應商人和投機倒把分子通過肆無忌憚地追求利潤上升為新的資產階級。而中小所有者、工商業主、大批腦力勞動者、公務員、職員、藝術家、作家、教師、各種自由職業的生活條件的成員卻下降到無產階級的水平。公共生活的腐化、資產階級報刊對勢力強大的經濟獨裁者的日益增長的依附(後者正企圖以這種方式把國家置於他們的統治之下),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結果。
向資本主義高度發達階段的發展加劇了通過帝國主義極力擴張而追求統治世界經濟的努力。這一發展同現行和平條約中解決世界規模的民族問題和經濟問題的不能令人滿意的方案一樣,招致新的流血衝突的危險,使人類文化麵臨崩潰的威脅。
與此同時,世界戰爭清除了腐朽的統治製度。政治變革給群眾帶來了他們為了社會提高所需要的民主權利。通過幾代人光榮的付出重大犧牲的工作,工人運動大大加強,成為資本主義勢均力敵的對手。他們斐消滅資本主義製度,並且通過無產者的國際聯合,通過建立國與國之間的法律秩序,創立一個各民族權利平等的真正同盟,來保護人類免遭新的戰爭毀滅,這一意誌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強有力地表現出來。
指明實現這一意誌的道路,使勞動群眾的必不可免的鬥爭形成一種自覺的統一的鬥爭,這是社會民主黨的任務。
社會民主黨決心竭盡全力保衛已經獲得的自由。它認為民主共和國是曆史發展所賦予的不可改變的國家形式,對它的任何侵犯都將是對人民生存權利的傷害。
但是社會民主黨不能僅僅限於保衛共和國使之免受敵人的打擊。它要為爭取在自由的人民國家內組織起來的人民意誌對經濟的統治、為按照社會主義集體思想的精神革新社薈而鬥爭。它認為把大規模的集中的經濟企業轉為公有經濟,並由此進一步把整個資本主義經濟改造成社會主義經濟,改造成為整體的福利而經營的企業,這是把勞動人民從資本統治的枷鎖下解放出來、提高生產量、使人類向更高級形式的經濟與道德共同體上升的一個必要手段。
在這個意義上德國社會民主黨重申愛爾福特綱領中的如下信念:它不是為了新的階級特權和優先權而奮鬥,而是為了消滅階級統治和階級本身,為了一切人不分性別和出身的平等權利和平等義務而鬥爭。它在進行鬥爭時意識到這是一場決定人類命運的鬥爭,無論是在民族共同體或國際共同體內,在帝國、各州和市鎮中,在工會與合作社裏,在車間或家庭裏都是這樣。
為了這一鬥爭要實現以下要求:
經濟政策
使土地、耕地、礦藏及作為能源的自然力資源擺脫資本主義剝削,轉而為全體人民服務。以法律措施反對耝放經營或完全荒廢農業耕地或為私人奢侈的目的濫用耕地。國家對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占有、首先是對利益集團即卡特爾和托拉斯實行監督。在民主管理和避免官僚化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國家的、州的、以及公共團體的企業。鼓勵目標不在於贏利的合作社。發展代表工人、職員和公務員的社會利益和經濟政策利益的經濟委員會製度。
社會政策
統一的勞動法。保障結社權。有效的勞動保護:用法律規定至多八小時的勞動日,在對生命和健康為害較大的企業中縮減這個勞動時間。最大程度地限製男子夜工。禁止婦女和青年的夜工。禁止婦女和青年在特別有害於健康的企業中以及在有特殊事故危險的機器上工作。禁止學齡兒童從事任何職業性工作。對一切工廠,企業實行監督。每周一次至少42小時不間斷的休息。每年要有支付工資的休假。支持一切清除家庭手工勞動弊端的努力,並在有可能不使家庭手工業者遭受重大經濟損矢的情況下消除這種勞動。把社會保險改造成一種全麵的社會救濟。在這一基礎上促進國際勞動保護。
全麵的、婦女的就業權利。
保護並擴大公務員的公民權利和經濟權利。
有計劃的、符合工人階級社會需要的人口政策。對多子女家庭給予特別救濟。
財政
保障並繼續征收所得稅、財產稅和遺產繼承稅,使它們適應價值的變化和贏利資本的生產能力。國家享有遠房親等繼承權,其應得份額根據繼承人數目劃分若幹等級。對於偷稅漏稅和資本抽逃實行有效的追究。保護勞動力並對任何一種揮霍浪費的過度消費課以重稅。公共權力參與資本主義企業的投資。
憲法與行政
保衛民主共和國。鞏固國家的統一。把國家建設成為有機劃分的統一國家。市鎮自治和按法律組織成更高等級自治體的市鎮聯盟(區、地區、省)的自治。把民主的代表機關置於按職業分等的祖織之上。一切國家機關民主化。年滿20歲的公民不分性別、出身,宗教,充分享受憲法規定的和事實上的平等。
市鎮政策
為城市和農村製定統一的市鎮規章以及建立統一的市鎮代表機構。市鎮中的動議權和公民投票。一切市鎮官吏服從市鎮代表機構。定期選舉市長。建立並鼓勵大的、具有工作效率的市政單位。限製國家對市鎮機關指責違法行政行為的權利的監督權。取消行政監督機關對市鎮機關的批準權。國家從法律上解除對於市鎮實行社會化的約束。
司法
以社會法觀點取消現行的私法觀點。將財產權亶於人身權利和社會公共權利之下。反對階級司法。由選舉產生的人民陪審官應在一切司法部門中起決定性協助作用。普遍的法律知識教育,通俗化的法律語言。法官階層應由來自一切人民階級的人組成。婦女可參與一切司法機關的工作。按照社會主義思想改革司法教育整個司法機關交給國家。刑事案件允許上訴。國家以法律規定判決的執行。防護性和教育性的刑法而不是報複性的刑法。廢除死刑。
文化和教育政策
全體同胞都享有文化財富的權利,民族共同體擁有最高的教育權利。
宗教是私人的事,是內心信仰的事,不是黨的事,不是國家的事,國家與教會分離。
把學校改造成世俗的統一的學校,免費就學、免費供給學習用具和學校中的膳食。
把學校改造成青年人廣泛自治的生活和工作集體。由男女教師對男女學生進行共同的教育。由具有突出的教育才能的校外人員參加教育工作,父母對學校教育負責地合作,通過家長委員會對學校進行監督。
在家庭和學校裏和在自由的青年運動中要對正在成長的青年人進行教育,使他們成為社會的民族共同體和人類共同體中具有共和國理想、履行社會義務、擁護世界和平的自覺成員。
舉辦從成長的兒童開始到進入成年為止的青少年福利救濟事業(作為設有本身的公務員的機關的獨立的、公開的工作領域)。
設立成年同胞的教育機構,作為自由的、以建設生動的人民文化為目標的工作團體。
國際關係與國際
工人階級在民主,基礎上的國際團結是和平的最好保障。
建立一個國際聯盟。不把任何承認國際聯盟章程的民族排除在外,在聯盟中所有國家的議會都有議員代表,其人數視各黨派力量而定。把國際聯盟建成一個真正的工作、法律和文化共同體。通過一個國際法庭解決一切國際爭端。在對所有民族同等有效的國際法的範圍內實行民族自決。按照完全互惠的原則以國際法保護一切少數民族。在國際聯盥的保證下實行國際裁軍,在一切國家中把武裝力量減少細為保證各國內部耷全並通過國際聯盟共同行動強製履行國際義務所需要的程度。一切殖民地和保護區服從國際聯盟的最高主權。實行一切經濟貿易地區門戶開放的基本原則。國家外交代表機構民主化並實行精簡。
按照減備經濟負擔和承認民族生存權利的精神修改凡爾賽科平條約。
(譯自《德國社會民主黨綱領文件彙編》,狄茨出版社,柏林一波恩1984年德文版,第207—214頁。張世鵬譯殷敘棄校。)
德國社會民主黨綱領(1925年9月13—18日海德堡代表大會通過)
基本原則
經濟發展以其內在的規律性加強了資本主義大企業,它在工業、商業和交通中,越來越排擠小企業並使其社會意義日益減少。隨著工業日益強大的發展,與農業人口相比,工業人口不斷增多。資本使生產者群眾與他們的生產資料的所有權相分離,使工人變成一無所有的無產者。很大一部分土地落入大土地所有者即大資本的天然同盟者手中。經濟上具有決定意義的生產工具為相對少數的資本家所壟斷,他們借此保持著對社舍的經濟統治。
與此同時,隨著大企業在經濟上的突進,職員和各種知識分子的數量和作用日益增長。他們在社會化的勞動過程中行使領導、管理、組織和分配的職能,他們通過科學研究促進了生產方法。隨著他們的數量的增長,他們越來越喪失上升到特權地位的機會,他們的利益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與其餘工人的利益趨於一致。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生產資料的壟斷化,人類勞動的生產率極大增長。而大資本與大土地所有者力圖把社會勞動過程的成果壟斷起來。不僅無產者,而且中間階層也不能完全享受生產力的增長所造成的物質和文化的進步。
在資本主義中,降低各勞動階層生活水平的趨勢不斷發揮作用。勞動階層隻有通過不斷的鬥爭才能使自己不致日益沉淪,才能改善自己的地位。此外還要加上生存極度缺乏保障的狀態和不斷威脅他們的失業。這種情況在危機期間尤其令人痛苦和殘酷。這一種危機是緊跟在每一次經濟高漲之後到來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無政府狀態。
資本主義的壟斷欲望促使一些工業部門聯合並把相互銜接的生產程序聯合起來,建立了卡特爾和托拉斯的經濟組織。這個過程把工業資本、商業資本和銀行資本聯合成金融資本。
個別資本家集團就這樣成為經濟的強大統治者,他們不僅使雇傭工人、而且使整個社會陷入對他們經濟上的依附。
金融資本隨著自己的影響的增長,運用國家權力來統治國外地區,把這些地區作銷售市場、原料來源和資本主義投資場所。
這種帝國主義的權力追逐不斷地以衝突和戰爭危險威脅著社會。但隨著資本主義高度發達階段的壓迫和威脅的增長,不斷成長的工人階級的反抗也在加強。他們通過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的機製,通過工會與社會民主黨不斷的工作,受到教育並聯合起來。無產者的數量越來越多,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資本主義經濟的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階級鬥爭越來越殘酷。工人階級在為他們自身解放而進行鬥爭時,代表了與資本主義壟斷相對立的整個社會的利益。經過幾代人作出重大犧牲的工作而大大加強的工人運動作為資本主義勢均力敵的對手而與之對立。他們要消滅資本主義製度,並且通過無產階級的國際團結、通過創立一個國際法律製度、一個各民族權利平等的真正聯盟來保護人類免受戰爭毀滅,這一意誌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強有力地表現出來。
工人階級的目標隻有逋過把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製轉變成社會主義所有製才能實現。把資本主義生產變成社會主義的、為了社會並且由社會進行的生產,這將促使生產力的擴展和提高成為高度福利和全麵改善的一個源泉。到那時,社會才會擺脫對於經濟力量的盲目屈從、擺脫全麵的分裂狀態,上升到在和諧團體中的自由自治。
工人階級反對資本主義剝削的鬥爭不僅是一個經濟鬥爭,而且必然是一個政治鬥爭。沒有政治權利,工人階級就本能進行他們的經濟鬥爭,也不能充分地發展他們的經濟組織。他們把民主共和國當作這樣一種國家形式,捍衛和發展這種國家形式對手他們的解放鬥爭是絕對必要的。他們不掌握政治權力,就木能實現生產資料的社會化。
無產階級的解放鬥爭是所有國家的工人都參加的事業。德國社會民主黨對無產階級的國際團結是自覺的,並且決心行由此帶來的全部義務。各民族的持久幸福在今天隻有通過它們的團結合作才能實現。
社會民主黨不是為了新的階級特權和優先權、而是為了消滅階級統治和階級本身、為了一切人不分性別和出身的平等權利和義務而鬥爭。從這種觀點出發,他們不僅同對雇傭工人的剝削和壓迫,而且同任何一種剝削和壓迫進行鬥爭,不管這是針對一個民族、一個階級、一個政黨、一個性別還是一個種族的。
把工人階級的解放鬥爭變成一個自覺的統一的鬥爭,為這一鬥爭指出必然的目標,這是社會民主黨的任務。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領域的持續鬥爭中他們努力實現其最終目標。
行動綱領憲法
民主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進行解放鬥爭並從而實現社會主義的最有利的基地。因此,社會民主黨要保衛共和國並促進它的發展。
黨要求
德國成為一個在地方分權自治基礎上的統一共和國。在應當有機地、重新劃分的市鎮和州的下層結構之上建立強大的國家權力。它在法律和行政上擁有為了實行統一領導和維持國家團結所必需的權限。
把國家的直接管理擴大到司法領域。一切法庭成為國家法庭。應通過立法途徑為公安警察製定統一的原則。應建立一支統一的國家刑事警察。
拒絕一切保皇主義和軍國主義的企圖。把國防軍改造成為共和國的一個可靠的工具。
所有公民不分性別、出身、宗教和財產,徹底實現憲法規定的平等地位。
行政
社會民主黨行政政策的目標是用一個在民主自治的基礎上使人民成為行政的支柱的行政組織代替從專製國家沿襲來的警察國家執行機構。為此要求行政民主化。
根據全國性法律統一各州的行政。
行政的基本原則由國家決定。執行由自治機構負責,由於具有集中的性質而需要國家直接管理的事務除外。
在立法方麵應為地方的、省的特殊性留有餘地。
根據全國性州行政管理法劃一規定各州行政區域和行政機關的組成和管轄權。
應根據一項全國性市鎮規章為市鎮和市鎮聯盟(鄉鎮、市、區、省)製定統一的法律。一切自治機構都應實行一院製。市長應定期選舉。自治機構在國家和州的法律範圍內獨立處理本身行政方麵的事務並為此承擔責任。涉及全體公眾利益的問題應在市鎮舉行人民建議和人民投票。
應由獨立的、分成若幹審級的行政法庭來保證法律對行政的監督、特別是保護公民,反對侵犯其權利的行政行為。國家行政法庭同時承擔在一切有關州的事務上的高級行政法庭的任務。
通過一個全國性地方公有化法和全國性征用私產法承認市鎮和市鎮聯盟為了建立和擴大市政公共經濟所要求的權限和權力手段。應將管理形式改造成一方麵能使企業在經濟管理方麵擺脫官僚主義的桎梏,另一方麵又保證公共機構保留不受限製的決定權應為所有公共機構的公務員和職員規定一個統一的公務法,拫據民主的和社會的觀點對他們的選拔、任用、提升、利益代表和保障作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