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伯伯從他在山楊村最敬佩也是關係最要好的人老沈家裏快步走出來。一幢幢嶄新的民房和隱藏在路邊的新修的水渠映入眼簾,陽光金子般散落在四周,六月的微風溫柔地吹拂著大地。
不一會兒,顧伯伯走到一條正在翻修的通村主幹道上,由於還在休整,所以坑坑窪窪,他放慢了腳步。隨著村裏自創企業的發展,村民們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有了錢,許多集體事業也緊跟其上。然而,由於個別人的私心,之前辦的幾樁事都不太理想。這些工程不僅利於當下,還是惠及子孫後代的大事,怎能潦草?這樣想著,顧伯伯不由得抬頭朝前邊那株棗樹的方向看了看,雖然站在這個位置是看不見棗樹下那段水渠的,但他仿佛能清晰地看見它的崩塌。
這時他已經走到道路集中施工的區域11組楊家宅路段了,他裝作隻是打此經過的樣子,與幾個熟悉的施工負責人寒暄,但眼睛卻犀利地審視著路麵施工的情況。為了做好這次道路施工的監督工作,顧伯伯專門上網查了相關資料,又請教了村裏長期在外做道路施工的鄰居,他們告訴顧伯伯水泥層不能低於15公分,否則道路硬化就容易受損。而這時,施工隊正裝了兩車渣土倒在了原本應該鋪水泥的地方……
要是換了平時,熱心的顧伯伯也隻能忍氣吞聲了,就算趕回去跟村委會幹部老沈說都不一定奏效,對立方總有理由搪塞,況且這種問題大多是村裏當權派搞的鬼,大家出於各種原因有意見也不便或不敢說。上次水渠那件事,顧伯伯就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當麵質問負責工程的相關人員,但是對方就以缺少資金為由置之不理,最後導致多處渠道崩裂或坍塌。
“在無理麵前,講道理一點用也沒有。”顧伯伯常說的就是這句話。
自從老沈力排眾議,在獲得許多像顧伯伯這樣講正義的村民的支持下,村委會成立了監督委員會,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隻見顧伯伯從容地對身邊的負責人說:
“按照合同規定,水泥模子要有15公分,現在這麼薄就蓋渣土了,恐怕不到兩年就會崩裂了——”
對方正是修水渠的那位負責人,他今天還是穿著一件神氣的皮夾克,腳底踩著品牌球鞋,帶著一副墨鏡,不過他不再像上次那樣說話趾高氣揚,完全不把他的意見放在眼裏,而是說:
“老顧啊,您這麼早就出來,估計還沒吃飯吧?走!我們去鎮上找家館子好好喝一杯。”
“喝酒沒問題,不過修路可是不能馬虎的大事啊!”
“嗯嗯——這塊您老人家盡管放心,我在外麵攤這號子事不計其數,都沒出過問題。”
“都沒出過問題?那之前的水渠怎麼說?”
“老顧——這個就是你不對了,咱們還是一個組的,你不能哪壺不開提哪壺!”說完對顧伯伯眨了下眼睛,見周圍人沒留意,迅速從口袋裏摸出幾張老人頭遞給他,又湊到顧伯伯耳邊悄悄說道:“知道您老不差錢,就是晚輩對您的一點孝敬意思。”
顧伯伯隻有一個在村企做普工的女兒,自己和老伴因為身體不好,地裏做點農活勉強糊口,條件在村裏是比較差的。但是顧伯伯想了想,還是拒絕了對方的賄賂,他想:如果為了自己一點私利就做昧良心的事,那天底下的事情就全亂了套了,自己不就變成了讓自己討厭的人了嗎?
“修路是關係民生的一項大事,我沒幫上什麼忙,哪能還拿集體的錢?”
“您管他集體的……”
對方還想說什麼時,老沈卻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從路那頭走了過來。老沈什麼也不說,就拿著皮尺在路段其他還未蓋渣土的地方量了起來,施工隊其他人員也都圍了過來。量完後老沈神色凝重地站了起來,說:“剛才有人來向我們反映施工隊的事我還不相信,現在來了才發現事實如此啊!山楊村道路硬化工程是一項民生工程,怎能馬虎?你現在少村民一公分,將來村民對你的信任就減少一公分,這不僅涉及村鎮建設的事,還涉及黨政機關在群眾中的公信力的大問題。”
村委會剛上任的陸書記接著說道:“老沈說得很對。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方法來加強管理,我們村的村務監督委員會就辦得很好,是授權來監督此工程的臨時組織,目的是為了讓村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那麼大家就不能把監督當兒戲,把每一公分水泥當玩笑。對於集體的事業,對於老百姓的利益,我們的目的是一公分都不能少!”
這時站在人群後的顧伯伯讚賞地對老沈點點頭,臉上洋溢著少見的陽光般的微笑,帶頭給陸書記和老沈鼓起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