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過日子就是圖個六畜興旺才好。就是咱家今年糧食少,不能多抓,要不糧不夠吃的。我還想再抓幾隻小雞養著,到時候下點蛋給孩子們吃。”方氏就是有些擔心糧不夠。
第九十四章 開春抓蛤蟆
春天,是個萬物複蘇的季節,原本寂靜的山林,漸漸展現出了屬於它的活力。嫩綠的小草破土而出,綻放出春天裏的第一抹新綠。樹木也漸漸地發芽了,各種小動物也都相繼冒頭,跳躍在林間枝頭。
這個時節,正是挖小根菜的好時機。
小根菜,也叫小根蒜,是一種長得像洋蔥的植物。不過它的地下鱗莖很小,一般也就大指頭那樣吧,味道辛辣跟蔥很像。可以說是春天裏,人們最先見到的野菜了。小根菜挖回來洗淨,可以直接蘸醬吃,還可以剁碎了炒雞蛋。玉嫻這幾天開始和小根菜較勁了,因為實在是受夠了沒菜吃。大郎他們也被袁先生允許出來了,所以十來個孩子每天上午在田間地頭中穿梭。村子裏的孩子在這個時候都會出來挖些小根菜的,有人的地方,難免就會有爭鬥,無非是你進了我的地盤,搶了我的野菜這樣的事。不過,還真沒有人敢惹佟家的孩子,因為他們人多,一般的家庭,哪會有這麼多的孩子啊。
薛家的三個還有方昊宇都是沒幹過這些的,對挖野菜很感興趣,薛博超更是東一頭西一頭的在地裏亂串。倒是方昊宇,小小年紀,性子很沉穩,也不多話。看見玉嫻不小心把泥土弄到了臉上,就拿出帕子,給她擦掉。“都成花貓了。”
玉嫻看那雪白的帕子上沾了土,有點不好意思,“浩宇哥,把帕子給我o回去我給你洗幹淨。”
“不用了,晚上我就洗了,這些我自己都能幹的。”方昊宇笑了笑,然後繼續低頭找小根菜。
人多自然力量大,沒多會兒,一籃子的小根菜就挖好了,這東西也挺辣的,誰也吃不了多少,所以不用多弄。回到家後o玉嫻和春桃把小根菜挑好,洗幹淨。方氏拿了幾個雞蛋出來,把切碎的小根菜裏打上雞蛋,攪了一下,然後下鍋炒出來。這樣,一盤小根菜炒雞蛋就成了。中午吃飯,自然就是這個了。大郎他們也挺會的,把煎餅裏卷上小根菜和大醬,也吃的挺歡。
吃過中午飯,大家就要進書房去念書了o袁先生教的靈活,孩子們也愛學,所以根本不用誰催促,自動的就去坐好聽課了。家裏的書自然不夠這麼多孩子用,所以像四書五經這類的,雲鬆都去鎮上給每個人都買了一套。剩下的,都是袁先生有空的時候就抄一些,然後發給大家。二郎和博文有時候也幫著抄書,他倆的字寫的都不錯,袁青雲也十分讚賞。別人還差些o佟家的孩子最是珍惜現在可以讀書的日子,所以連小三都很用功。
雲鬆在東跨院,給孩子們弄了個練武場o中間的地很平整,四周擺了一些兵器。刀槍棍棒什麼的,都是袁先生畫好了圖樣,然後雲鬆找人打造的。每個人都有一套弓箭,袁先生每隔一段時間會帶他們進山打獵。
孩子們現在的生活很規律,早晨起來練武,吃過早飯,出去挖野菜。下午聽課o晚上自由看書。每天上午o就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江水已經全部解凍,雲鬆也常帶孩子們去江邊釣魚。魚兒在水底一冬天o所有的脂肪都耗盡,正是肉質最鮮美的時候。孩子們自然對這個更感興趣o一上午,有的時候能釣上幾條魚來,中午就成了大家的美餐。不過,這時候的江水還很涼,所以雲鬆禁止孩子們下水,隻在一個穩水的地方,蹲坐在大石頭上釣魚。
這天正好下雨了,都說春雨貴如油,村裏的老人都在高興的談論著這場雨,而玉嫻想的卻是蛤蟆該從江裏上來了。蛤蟆是當地人的叫法,正確的說法應該叫中國林蛙,這種動物每年秋天會從山上下來,到江河湖泊裏去過冬,春天的時候在從水裏出來,到樹林裏生長。因為它有大概五六個月的時間都生活在冰雪之下,所以又叫雪蛤。雪蛤的肉十分美味,雌林蛙的輸卵管被叫做雪蛤油,是一種非常名貴的滋補品。每到秋天的時候,雌林蛙就在輸卵管裏儲存能量,準備過冬,所以林蛙油又有動物軟黃金的美稱。春天的林蛙,雖然不能扒林蛙油,但是經過一冬天,林蛙的肚子裏很幹淨,吃起來非常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