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段(2 / 3)

豐子愷如果是在一九七五年以七十八歲高齡逝世的活,那麼,他在一九二八年的時候應該是三十一歲。為了向他的老師弘一大師祝賀五十歲高壽www.08 TXT.com,他畫成護生畫集五十幅,請弘一大師題字五十頁,就是整個事情的開端。

弘一大師在沒出家之前是我們所知道的那位才藝超卓的李叔同先生,豐子他在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時是他的學生,向李老師學習圖畫和音樂;大師出家之後,又能有機緣在一九二七年再拜大師為師正式皈依佛門,法名嬰行。因此,弘一大師可說是豐子愷的經師與人師,而豐子愷對老師的服膺與尊敬,更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一九三一年冬,他畫成護生畫第二集六十幅祝弘一大師六十歲的壽慶,於是開始師生相約,以後每隔十年續繪一集,每集增加十幅詩與畫,就是說:七十歲畫七十張、八十歲畫八十張、一直到第六集,一百歲畫一百張算做是盟約的圓滿完成。

然後,老師就去世了,然後,世亂如潮湧而來,第三集、第四集、第五集都勉強地在大陸或在海外印行了,在最後的幾年,豐子愷不敢再信守十年畫一本的盟約,不是為了不願,卻是為了怕"不能"。於是,他提前作畫,悄悄地完成了百幅作品,因此而終於能夠依約在第五十年時,出了第六集,紀念了弘一大師百歲冥壽,而作畫的那個虔敬的學生,卻早已在書出的四年之前去世了。為他印行四、五、六集的新加坡薝葡院的廣治法師在第六集的序文上把整個五十年的經過細細寫來,真是令人覺得心酸,而他在第五集的序文上記載了一、二、三集的散佚又複得的故事,又令人覺得安慰與歡喜。◎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整個事情就是這樣;讓人心酸,卻同時又感到安慰與歡喜。我們中國有句最常說的話:"皇天不負苦心人。"應該就是這種感覺了。要你在終於做到,終於成功了的時候,回首前塵,竟然會忍不住流下了喜悅、辛酸與感激的淚水。我想,豐子愷在畫完了第四百五十張圖的時候,一定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吧。而所有參與了這套書的搜集、印行與推廣的有心人,在看到了這一套裝訂精美的書終於出版了的時候,一定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吧。

整套護生畫集一共有四百五十張圖,也有四百五十頁的詩文,從表麵上看來,是宣揚佛教不殺生的教義,可是整套書真正的意思,是除了護生以外,更要護心,護的是人類自己的那一顆心。豐子愷自己在第三集的序言上,對這一點做了很詳明也很令人信服的解釋。如果照我粗淺的了解來看,也許可以這麼說,就是說;若是為了生存而做的殺生都不違背護生的原則,可是不必要的殺生就是絕對不可原諒的事了。

畫第一集五十圖的時候,藝術家才三十剛過,所以在畫麵上也覺得有一種剛猛之氣,構圖稍嫌突兀,所作的譬喻也都非常直接,例如在第十六頁畫了一隻在大大的鞋底下奔逃的小蟲,旁邊畫上三個大大的驚歎號;又好像第六十四頁畫主婦殺魚,標題是"劊子手",第七十六頁畫廚房的刀、灶,標題"刑場",七十八頁畫一個剛打開的沙丁魚罐頭,標題是"開棺"等等;都有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反倒令讀者產生了一種很微妙的反感,覺得豐子愷不像在勸人為善,而隻是在一頁又一頁地訓誡著我們,咒吧著我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