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段(2 / 3)

您原文的大意是如此,我對您的遭遇也感到同情。不過,您因為這樣的一次經驗,就說出了一句"台北的車輛檢修方麵,不敢恭維。"這樣武斷的一句話,加在台北所有車輛檢修人員的身上,我實實在在不能服氣。

因為,據我所知,也據我的親身經驗,在台灣的幾個大廠,如裕隆、福特和三陽,他們都有很完善的售後服務係統,在很多地區都設有專門的車輛檢修和保養場,每五千公裏為你的車徹底地檢查及修護。我最早的一部車是福特,開到十二萬公裏仍然得心之手,沒出過一點差措。(當然,有時候車內的小燈泡會燒壞,每次檢修也總要換一換火星塞之類的消耗零件等等,該換的東西,也會按時換。)後來一部裕隆已經開到十萬公裏,仍然看起象新車一樣。而現在一部三陽喜美開到兩萬公裏了,正是最好的情況,車子靈敏極了。

我這樣一部部車子地向您數來,並不是向您炫耀我的幸運,(我若有此心,是會慚愧的。)我隻想向您說出一個事實,就是說,在國內,有肯設立服務網的企業家,也有肯專心安心為您服務的車輛檢修員。可是我們一般人都視這個為理所當然的事,並不會特別寫一篇文章來介紹或者宣揚。

今天,我一路開車上台北,心裏一路在反複地想著您所說的那兩句話。我想,其實,您也許隻是一句無心的話而已,並沒有意思要做一種權威的判定,我實在不必這樣激動,這樣小題大作的。照我以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生活原則來說,我應該隻是自已一個人生上幾天悶氣,然後再把這件事放到一邊。應該就隻是知此而已。

可是,我發現如果每次都認為這是"小事",或者是"小小的悶氣",而永遠做一個沉默者的話,那麼,我就無法麵對我的孩子、我的學生、還有我周圍的同胞了。

夏先生,我希望您下次再回來的時候,能有機會去參觀一下散布在全省各地的,裕隆、福特和三陽的修護廠。如果我能有榮幸充當你的向導,我一定要帶你到新竹中華路上的裕隆修護廠去。你會發現,修護人員的有禮可親,技術方麵也足可信任。(我不敢說高超這兩個字。不過,在德國和比利時的修車廠裏,我確實也領教過一些不很高明的服務。)更重要的是,在那裏有一種很活潑很快樂的氣氛。車輛檢修完畢之後,還會有人把車子擦洗得幹幹淨淨的交到你手上。多去了幾次之後,你還會認得幾個微笑的熟麵孔,有的是極有自信熟練的技師,有的是有點害羞的夜校工讀生,收賬的小姐認得你之後,有時候也會請你吃一兩顆水果,或者很開心地問,為什麼這一陣子跑了這麼多公裏?

夏先生,我一點也沒有美化我的經驗。或許,我實在是個幸運的人,或許,我與這些修車廠之間的故事隻是一個特殊的個案。那麼,既然您因為您的一次特殊經驗就可以肯定"台北的車輛檢修,不敢恭維"的話,想必我也可以因為我這八九年來的特殊經驗來肯定"台灣的車輛檢修,實在很令人滿意"這一種結論的了。

說到這裏,不禁想起今年八月的美國之行,多年不見的朋友們聚在一起,在房地產與股票之後,就開始痛數當年在國內所見到或受到的種種社會與教育上的缺失,談興趣來越高,嘻笑怒罵之餘,過去的歲月竟然一無是處。我心裏不服氣,可是竟然不好意思開口駁斥,因為這樣一來擾了大家談天的興致,我反而好象會變成那個臉紅理虧的人了。此刻的我也有點這種心態,不過,我還是硬著頭皮寄出這封信,一切聽憑編輯先生的處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