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段(1 / 3)

再加上一句話:

"本書人物雖係虛構,他們的遭遇卻是絕對的真實!"

中國人真是一個很奇怪的民族,在怎樣的苦難裏都活過來了,在怎樣卑賤困苦的境地裏都不倒下去,都沉默地忍受著一切、沉默地往前一步一步地走著。

抗戰八年好象結束了,可是跟隨著那一場戰爭所牽連出來的顛沛流離到今天還沒有完。

我是個在抗戰最後的末期才出生的人,所以,整個戰今的陰影並沒有直接影響到我。但是,"覆巢之下無完卵",象我今天這種奇怪的命運也是因著這場浩劫而形成的。

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地方竟然可以是我的故鄉,所有的知識也不過隻是父母所告訴我的一個名字而已。三十多年的鄉愁隻有在候鳥鳴空而過的時候心中方覺得刺痛,因為我已是一棵移植的樹深植在溫暖的南國。

心裏不是沒有想說的話,也不是沒有埋藏著的故事,但是如果不能把它們用最精確的形式表達出來的話,不如還是繼續埋藏起來的好。

讀了王鼎鈞的"山裏山外",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一個時代的見證"。我想,用整個心靈整個生命去麵對著這個世界,在幾千萬幾萬萬看過來的人中間,總會有一個人提起筆來寫的吧,總會有-個人提起筆來寫下我們這個時代裏所有的遭遇,所有的歡樂與痛苦的吧。

如果我是那些不能寫的中國人中間的一個,就讓我好好地去過我的日子,把我的故事留下來,等著有一天有一支筆會重新將我提起,重新把我從那已經遠去的年月裏再現出來。

如果,如果我是那些可以寫的中國人中間的一個,那麼,我更要好好地去過我的日子,不管會遭遇到怎樣的挫折或者怎樣的誤解,我都要把它們看成是長路上必經的鍛煉,我要努力去麵對生活,努力讓自己也終於可以保有著一顆象金子一樣的心。

中國人的遭遇在等待著中國人來寫,隻有中國人才能明白每一顆逆來順受的心靈裏的光芒與烈火。

我想,王鼎鈞先生在寫"中國人三書"的時候,必定也是有著這樣的心情與信心的吧。

我向這樣的一支筆致我最深深的敬意。

我的選擇

人的一生,總該有一種堅持。總該有一些東西會令你激動,令你沸騰,令你熱淚盈眶的吧。

也許有人會笑著說這一切不過是愚忠、愚孝、或者是些狹隘的癡情。也有人勸我們應該置身事外,學習用一種客觀的態度來觀察、來選擇。

他們哪裏知道,我並沒有選擇的餘地。

我一點也沒有選擇的餘地。

我在這個島上慢慢長大,在這個島上讀書做事,在這個島上生下了我的孩子。我所有的記憶都與這個島有著關聯,在所有曲折的巷弄和蒼鬱的山路上都有著我的足跡。

我隻想在這一塊與我有著極深關聯的土地上繼續走下去,身旁的每一個人他們的故事他們的心情他們的盼望我都能了解都能明白也都能參與。

我活在這裏。這無法替代無法舍棄的一切就在我的身邊,我毫無選擇的餘地。

人的一生,總該有一種堅持,我的堅持就在這裏。

我一點也沒有選擇的餘地。

沒寄出的信

夏先生:

拜讀您十一月十四日在聯副上的鴻文——,知道您今年夏天,周遊列國,非常羨慕。對您遊記中的文采,也非常敬佩。

隻是,讀了您其中的一則——台北之"行"後,心裏實在忍不住,想說幾句話,希望您能夠原諒我的冒昧。

在您的大作裏有一段話。大意是說您的親戚有一輛車,芳齡僅三歲,卻常常要修理,而且就算是修了也不管用,甚至在您離台返美的那天,在高速公路上咳嗽、發燒及水瀉,終於行不得也,使您隻好在高速公絡上,翻越禁錮,雇車落荒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