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段(3 / 3)

而那歎息的回音也許還會在更遠更遠的山穀裏起了更輕微的回響吧?

如果真有一個人是超越這一切的,如果真有人能夠看到每一種思想每一段曆史的來龍去脈,那該是怎樣迂回轉折、細密繁複的圖象呢?

這個世界好大啊!路這樣長,生命這樣短暫,濃霧又這樣久久不肯散去,那麼,要怎樣才能告訴你,我已經來過了呢?

要怎樣才能告訴你,我的極長又極短的一生裏種種無法舍棄的貪戀與歡愛呢?

我並不清楚我在做的是什麼,可是,我又隱隱地覺得,我想要做的是什麼,而在這一刻,一切非得要這麼做不可!

這就是我在多霧的轉角處忽然停了一會兒的原因了。心裏有些話,想說出來。也許不一定是為了告訴你,也許有些話隻是為了告訴自己。在模糊而彷徨的思緒裏找到一根線索,趕快吧!趕快把它抽出來,記起來,想辦法用自己以後可以明白的字句把它形容出來,然後才可能變成一個具體的形象,才可能把它留在那個多霧的轉角,才可能在一定的距離之處,仔細地觀望察看。才發現,原來真正的我竟然是藏著這樣陌生的形象裏麵,不禁在莞爾之時流下了淚水。

然後,才能轉身繼續向前走去。留在身後越來越濃的霧色裏的那些作品,當然是我為了生命裏某一個轉折而留下的紀念,那裏麵當然有我留下的誠摯的心,可是,在你看到的時候,它已經不能完全代表我了。因為,你與我再怎樣相同,也不能完全看懂我的心。更何況,在我往前走去的時候,我也在霧裏逐漸改變了自己的麵貌,我也不再是更不再願意是那從前的我了。唯一能讓你辨識出來並且在忽然間把我想起的,可能也隻有那些從遠遠的角落裏傳來的,似曾相識充滿了歡喜與讚歎的聲音了吧?

對你來說,我是來過了,而隻有我自己知道,那一個我並不是完完全全的我。

因為,此刻的我,又已在千山之外了。

畫幅之外的

美的歸還

我常常想,當這個世界還沒有"美學"這一門學問的時候,生活應該比今天容易得多了吧?

在那個時候,"美"應該隻是一種單純的事物,配上一種單純的生活態度,如此而已。

在那個時侯,美或許是一種衷心的喜悅,或許是一種深沉的悲傷,圍繞在你身邊或直刺入你的心中,而你不必用文字來將它歸類,也不必用言語來加以形容。

在那個時候,美是屬於所有的人的。

當然,為了文化的延續,我們不得不讓學者和權威來把一切的思想與感情分門別類,不得不去用心研讀那些厚厚的、長篇大論的著作,並且,還要設法讓下一代也能明白,每一派每一種學說之間的異同。

可是,更多的時候,我總是會在那些咄咄逼人的論調之前覺得疲倦。開始懷疑了,想要了解美,竟然是這麼痛苦的一件事嗎?如果,把美麗的事物與心情變成了一種學問之後,就一定要舍棄它們原來最單純與最動人的麵貌了嗎?

這又是何苦呢?

美應該隻是一種真實、自然與寬容的生活態度而已。

美應該是一種大家都可以擁有的幸福。假如傳送文化真是需要有那麼多那麼深奧的學說和理論的話,那麼,我們也相信,它同時也一定需要有象我們這種不發一言的感覺,不著一字的